许攸悄悄的看过老曹的水军,居然还没有铁锁连环,还没有将战船连在一起,难道要等着老子挖坑不成?
许攸觉得,似乎可以给曹仁写一封匿名信,把铁锁连环的事情告诉他,让他向曹操提出来,或许更加的完美,然后兵败之后,老曹第一个就会拿曹仁开刀,这叫一石二鸟的计中计。
曹仁,你以为老子不在许都,就坑不了你吗?等着吧,这一回才只是一个开始。
许攸得意的将信写完,然后派人送到曹营,点名是曹仁亲启。
乌林,曹营。
曹仁收到了这封没有署名,不明来历的信,看过之后,直接就眉飞色舞了,激动的喊着天助我也,脚下还一蹦一蹦的。
这日一早,曹操召集众人议事,近日来训练水师效果极其的不佳。
蔡瑁倒是把荆州原有的水军练得挺好,就是北方的士兵一上船,一个个像老太太跳广场舞一样,很让蔡瑁与张允头疼。
关键是
曹操看了更加的头疼,这些人连站都站不稳,又如何跟江东的水军作战呢?
曹操见众人到齐,眼睛滴溜溜乱转,好大一会儿,才叹出口气,道:“哎——,孙刘联盟,实在可恨,刘备铁骑厉害,江东水师无敌,而我军在船上,连站稳都难,如何战胜刘备与孙权呢?诸位给想想办法,如何才能让士兵不晕船。”
这回曹仁满脸的神气,瞅瞅这个,看看那个,反正他自己是有妙计,虽说那妙计不知道是谁献的,但他觉得很有用,大概是高人在帮助自己吧,管他是谁想的计呢,现在曹仁就当是自己想的,说出来之后,一定会被丞相大嘉赞赏的。
这时蔡瑁张允二人耷拉着脑袋,恨不得把头低头裤裆里去,就士兵在船上站不稳这件事,二人想破脑袋也没想出对策来。
在他们的观念里,完全不存在晕船这回事,荆州的兵生出来就在水边长大,有些可能还是在船上出生的,在娘胎里就适应了船的颠簸,又怎么会晕船呢。
北方士兵就不一样,虽说也有河吧,都比较小,陆路交通便利,很少坐船的,这就导致很多人坐船会晕,并且这东西很难适应,就算后世有人晕车,无论坐多少次,还是会晕的。
曹操在帅案之后,无奈的换了个姿势,然后长长的叹息一声,道:“诸位难道就没良策吗?哎——倘若奉孝在的话,一定会有应对之策的,倘若……”
曹操就差点说出来那个人的名字了,又咽了回去,不得不承认,那个人虽说狂傲,却也献过不少良策的,现在投靠刘备那卖鞋的汉子,着实可恨,逮到之后,必定碎尸万段。
正想着,就见曹仁把手一拱,道:“丞相,末将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见曹仁说话的时候,脸都笑成一朵花了,心想这家伙定是想到了什么奇谋妙计,从小他就是这副德行,一有好点子,全写在脸上了,得瑟的不像话,板了板脸,道:“你倒是说说看。”
曹仁道:“丞相,末将觉得当以铁链将船紧紧的连起来,这样船就不会颠簸了,士兵站在上面,如履平地,作战时定与在陆地上一样勇猛。”
曹操听完,当即眼睛一亮,然后笑道:“曹仁好妙计啊,如郭嘉在世,张良重生,韩信复活啊,这一计实在是太好了,本相怎么就没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