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主持成立实践基地的前任校长,高升了。
这是老校长任内的政绩工程,在人走茶未凉的情况下,只能不尴不尬、半死不活的留下了这个已经名存实亡的基地。
此时,实践基地内只剩一些寄卖小屋、做文化衫的小店,再也不复往日热闹。
不过,这对方严来说还不错,如果基地还像以前那么热闹,即使有杨治帮忙,他也不一定能抢到开店的地方。
在实践基地转了半天,方严才找到基地管理员。
因为杨治已经提前用学院的名义和对方沟通过了,管理员对方严等人的到来也不意外。
“不能做娱乐项目,不能生明火,所以也不能开饭馆。这些你们都知道吧?”
管理员懒洋洋的问道。
“知道。”
方严让了对方一支烟,这才打量着冷冷清清的基地又道:“这些关了门的门店,我们都可以选么?”
“原则上是可以的。”管理员瞄了一眼烟嘴上的‘中华’字样。
管理员是学校物业管理处的职工,目测最多三十来岁,但打起官腔来也有模有样。
方严笑了笑,把刚拆开的香烟塞进了管理员的口袋里:“麻烦老哥带我们看看。”
本来只是计划找一间门面的方严,最后挑了一个上下两层的店面。
面积大了,后续相应的装修费用也会更高。
“二楼简单装修一下,以后可以做我们班的活动中心。”
不过方严的解释,也说到了其他人的心坎里。
大学没有固定教室,一个课余时间能聚在一起的空间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在方严选定了门店以后,基地管理员非常配合地把钥匙交给了方严。
整个过程出奇的顺利,甚至方严装在口袋里的1000块钱购物卡都没用上。
其他在场的广设二班学生,都觉得有些梦幻‘我这就成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