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牛看向他,问起:“当日司值巡防事宜的哪一位?是否是你?”
“不错,正是在下,不过……”
“不你不过是霸者境的为,即便驰援到也不是对手,再行通知求援,敌人早便跑了。”丁牛道:
“敌人想来便来,想走便走,吃饭喝水一般简单,我若是对方,也愿意时不时过来走动。”
“……”
这一顶帽子扣下来,谁人吃得消?
在场诸人都是面色不虞,此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琅真人咳嗽一声:“此地新占,防备难免疏漏,经营些时日便好,爽真……被劫粮之事,亦有此中原因,今后将功赎罪便好。”
这是各打五十大板,要就此揭过,不要因此事吵来吵去。
丁牛却道:“真人,我非是为爽真子开脱,爽真子丢粮要担责,毫无疑问。不过经此事,由小观大,我认为军心不,事才是忧患啊。”
“……哦。”琅嬛真人神色慎重:“愿闻其详)”
丁牛环顾四周:
“道国与西北国之争已有时日,追朔历,亦有数百年之恩怨,然则以往都是小闹,不同于今日是灭之战……故此多人心理准备不足。”
“……”
“攻克三镇之后,便是一开始最为积极的呼邪真人亦开始收缩,采取守势,只因呼邪郡不再直面战火……而数月伐下来,敌我双方皆有损伤,敌人又增强援,令我方攻势一时难寸进,故此便有许多人泄气,无有一开始的进取之意。”
“我看来此的练气士,也不乏怨言:本是山中静修之士,远离世逍遥,却被迫下山战火之中,生死难料……而打生打死,最后还不是便宜了斜月山?此话,在军中也是流传甚广,有此想法之人不在少数,此出(本章未完!)
第二八三章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温馨提示:为防止内容获取不全和文字乱序,请勿使用浏览器(app)阅读模式。
工不出力之事,也不少有。”
“……”
有些事被丁牛挑破,气着实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