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大呼小叫

作者:抚潮弄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丁牛不愿评价这事儿,里面有扯不清的道理。

他岔开话题,说道:“既有捕雁人,我可否就此偷懒,直接向他们求购灵雁?”

“捕雁人捕到大雁大鹅,也是卖的,师兄若是有这般想法,我可以介绍几人给你认识,不过未必能有灵雁便是。”

丁牛不需要那些快开悟成精成怪的大雁,要求不高:“只要神俊些的便成了。”

“那倒不难。”

说话间,到了东渔派外围岛屿的码头,李开复在东渔派中是一名普通弟子,接待谈不上规格,胜在尽心尽力,丁牛已很感激。

随着上岛登记,在李开复的安排下,与黄栖在岛上的一处水榭安顿。

李开复先去安排事宜,叫丁牛两人先行休息。

到了人多地方,黄栖面薄,与丁牛保持距离,两人住在隔间,遥相呼应。

既然第一次拜访东渔派,自要了解特色,丁牛与黄栖结伴在这外岛行走,观看东渔派的门派生态。

路遇东湖派弟子修炼武艺,或是互相切磋,丁牛发现别具特色,将他吸引。

东渔派弟子将钓鱼的技法融入武学之中,甩动鱼竿有来有往,鱼钩部位挂坠各色鱼钩、吊坠、飞镖之类,如此奇门兵器、特色的招式,叫丁牛看的津津有味。

另一边,东渔派的弟子看到他的服饰,面容身形奇异,同样称奇。

听说他是斜月山弟子,便有人起哄,邀丁牛下场玩玩。

丁牛看的眼热手痒,见到邀请正合心意,立刻摩拳擦掌,欣然邀约。

与外山弟子交流切磋,本就是应有之意。

丁牛是赤手空拳,而东渔派的鱼竿兵器,杆长线长,一对一较量起来,占尽优势。

切磋不是生死相搏,有些手段不好施展,丁牛便干脆采取守势,以应龙变的身法应对东渔派的飞挑、缠绕、勾袭技法。

东渔派的杆法名为捆仙索,渔线变化缠绕,最擅拿人。

丁牛应对的小心谨慎,要是被对手捆得五花大绑,面上肯定不好看。

他的应龙变身法施展起来,便如同滑不溜丢的游鱼一般,在眼花缭乱的鱼线攻势之下,看似险象环生,实际上在毫厘之间的距离把握,妙到毫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