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平平静静的过了一个月,天气越来越热,喜儿也不再做糖了。
这个时候,市面上也有卖菜的了,香满园的掌柜,也不再要菜了,喜儿把这些菜种一样留了一罐,就开始扩大面积种药材了。
但是这面粉,她还是三天给面馆和酒楼各送一百斤,也就是三天得二两银子,一个月也有二十两银子呢。
上个月罗老太和喜儿,把仓房收拾干净,请马家兄弟在那里给纪康盘了一个小一点的火炕。
喜儿从镇上给他买了两个炕柜,罗老太前前后后给他坐了四套衣服,有春天穿的,有夏天的穿的,还有鞋子,也让喜儿给买了两双回来。
到了六月,炕一干,买了一张凉席,把他的褥子被子枕头都搬了过去。
母女俩架着纪康,这才让他住到那屋。
纪康看着干净的屋子,新柜子,新炕桌,还有新衣服,男人的眼泪忍不住的掉下来。
在纪家他过的太憋屈了,没人疼,没人爱,天天干不完的活,顿顿是吃不饱的剩饭。
现在好了,终于有人疼自己了,还是两个人一起疼自己。
他这辈子无以回报,一定要好好待这母女俩。
至于娘亲说的话,他会好好考虑的。
夏天到了,母女俩终于能回炕上睡觉了。
不分开睡不行了,天太热,晚上睡觉罗老太和喜儿,必须要脱了外衣才能入睡。
纪康是个大男人,他也不能脱衣凉凉快快的睡,母女俩也不能,看着他恢复的不错,又在他强烈的要求之下,这才让他去住的仓房。
如今伤口外的绷带都拆了,皮肤表面恢复的挺好,就是里面的骨头,不能下地,不能使劲,要好好在炕上养着。
喜儿怕他一个人在那屋闷,给他找了一个活干,那就是看书识字。
她托马叔从城里买了启蒙用的书本,便宜的笔墨纸砚回来,闲了就教纪康识字,写字。
纪康人很聪明,几乎一教就会,这让喜儿很是意外。
没想到家里还有一个天才呢,要是好好培养,说不定能考个秀才,举人啥的,让娘亲好好风光风光也说不定。
再说老马,自从开始捎带着卖糖之后,渐渐尝到了甜头,没活的时候,他就在小镇上,县城里推销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