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晓了此事断然不会私留,极大程度是会通禀朱棣的。
毕竟到时候秦锋便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了此事,无论朱棣最后是否答应此事,朱高炽作为知情者却知情不报也会成为朱棣心中的又一项极大扣分项的。
为了在立储问题上夺得优势,朱高炽定会与朱棣通气的。
更何况,朱瞻基还可能把此事直接告诉朱棣的呢。
听了秦锋所言,朱瞻基抓着糕点的手微微一顿,问道:“定陪都,要回北平了?”
朱瞻基年纪还小,能知道军国大事中浅显之意已经超越同龄人不小了,哪能理解其中的那些弯弯绕。
秦锋自不会与朱瞻基说太多,更不会直接告诉朱瞻基这是为迁都做准备,只笑着问道:“殿下喜欢北平吗?”
朱瞻基生于北平,对北平的喜欢当然要胜于应天府一些的。
更何况,到了应天府朱瞻基便很少出宫了,好玩之处也没去过,哪能觉出应天府的好。
“当然喜欢,秦先生不喜欢吗?”
这一世的秦锋并未离开过应天府,只能道:“臣没去过北平,说不上喜欢与否,殿下若喜欢有时间可回去看看。到时候臣可随殿下一块去。”
朱瞻基眼神希翼,问道:“那到时候我需做些什么。”
秦锋告诉朱瞻基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他提前知会朱棣,并不是让他到时候做什么。
“殿下长孙的身份不适宜表态,殿下若是表态会让朝臣以为定陪都是受了陛下的意思,会让朝臣中的那些激进派更加反感。”
这也是秦锋没去寻朱高煦支持他的原因。
朱瞻基自上次冒失进城险些闯祸后,稳重了很多,听秦锋说明了理由之后,并未再强硬坚持。
之后,秦锋又带着朱瞻基做了些算术题,这才出了宫。
秦锋出宫后,朱瞻基思量来讲还是把秦锋所言之事告诉了朱高炽。
朱高炽不管是靖难中的留守北平,还是历史记载多次监国,俱都说明他绝对是个心思缜密之人,就秦锋的那点心思他用脚趾头就能想到。
朱瞻基才复述了秦锋的话,他便已经想到了秦锋的目的。
他虽说不被朱棣所喜,但与朱棣毕竟也是父子,且又时长跟在朱棣身边处理了不少政务,不可能不知道朱棣迁都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