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
王三郎才不信呢。
虽说士农工商,然而最辛苦的依旧是农民。
许十八郎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又怎么会真的当农民呢?
“咱们到时候再说嘛,我还是相信二哥的。”
王三郎笑了笑没说话,“你要不还是先想想看,拿什么说服这位宋举人吧,咱们办的是义学,可没束脩之资。”
这位宋举人一肚子才学又好黄白之物,单凭三寸不烂之舌大概很难说服他。
“当然是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大哥你要沉得住气啊。”
王三郎哭笑不得,倒成了他要沉得住气。
“好好好,我一定沉得住气行了吧?”
他带路引着唐诗往宋举人的宅院去,那宅院就坐落在知府衙门后面的那条巷子里,一出小院子,除了宋举人外就还有一个书童,一个家中老奴,唤作钟叔。
钟叔瞧到过来的人皱了下眉头,“我家公子不收女学生。”
这还没开口呢就先听到人说这个,显然之前有女学生要来拜师。
“竟然不收女学生,难怪那么多人都跑到唐监副那里去了呢。”
钟叔听到这话眉头一皱,枯树皮似的老脸几乎拧成一团,“小丫头你胡说什么。”
王三郎算是明白了,所谓的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就是找茬挑事抬杠。
这可真是顺水推舟之计策啊。
“我哪有胡说,河套府里人人都知道,京城来的唐探花也就是马场的唐监副在兴办义学,不收学生的束脩之资,听说去义学里念书的人有成百上千之多呢。”
“更关键的是,唐探花有教无类,女学生他也收。”
钟叔听到这话呵呵一笑,“小丫头你也不用这激将法,我家公子早就说了,唐探花家的女公子好口才,让我不要跟她辩驳。”
王三郎明显注意到唐诗脸上有微微的愣怔,显然唐小四年轻没预料到这位宋举人竟是猜到了他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