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观测宇宙之外,宇宙空间还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而通过希格斯场震荡转化成暗物质暗能量的速度,是可以推算出如今宇宙的大致大小的。
尽管这很复杂,推算起来也很麻烦。
但希格斯场震荡的转化率就像一个锚点一样,给了一个可以出发的点,不至于像以前一样,蒙头乱撞,毫无思绪。
当然,或许有些杠精会问,就算是知道了宇宙的具体大小又能如何?
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那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人类连太阳系都没走出去,还想着走出宇宙不成?
如果按照这种想法来,别说是研究宇宙了,就是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都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目前根本就找不到暗物质和暗能量,也无法确定它们到底有什么用。
这两种东西,仅和引力有着微弱的联系。
即便是找到了,也无法使用它们。
没法利用的东西,对于人类来说有什么用处吗?
按照这种理论,的确是没什么用处。
现有的很多科学理论,特别是在数学和物理这一块,研究的东西在普通人眼里,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因为这些东西很多都无法转变成实际的工科工具,无法被人类利用起来。
就像那位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杨-米尔斯理论等各种著名理论的科学家在回国时,一度遭到大量的抹黑。
甚至有些愚昧的人认为,这些东西既不能造原子弹,也不能造导弹,更不能促进庄稼的生长,提升粮食的产量,要他回来干啥?
但科学的发展,如果按照这种想法来,人类大抵还在茹毛饮血的阶段吧。
......
模拟空间,工作间内,韩元将手中的资料放到了桌子上。
在过去的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他进行不下于三十次以上的高能粒子对撞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