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细胞端粒修改剂的成分分析数据出来了。”小零的声音在生物实验室中响起,一块虚拟投影屏幕同步在韩元眼前展开,上面的罗列着各种数据和成分。
韩元滑动了一下虚拟投影,这些分析出来的数据有些是已有的材料和物质,命名使用的就是已有的名字。
比如其中的一种关键物质,叫做‘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长链状分子’。
这名字听着很长,绝大部分的人看到后可能有点懵,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如果换种说法,大部分人就会知道它是什么了。
在生物学上,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长链状分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rna!”没错,就是核糖核酸,初高中生物中最常见的名词,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由磷酸,核糖和碱基构成,关键点在于碱基。
rna的碱基主要有4种,即a、g、c、u,但它们组合起来会产生出很多种不同类型的rna,这些rna的功能和分布也都不相同。
rna的种类相当繁多,不过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生物体内都存在三种rna。
第一种是mrna,含a、u、g、c四种核苷酸,它负责传递遗传信息、直接指导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种是trna,每个trna都有一个由三个核苷酸编成的
“反密码”;这个反密码可以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与mrna上对应的密码配对。
所以它是搬运工具,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解读mrna遗传密码等。
第三种则是rrna,它是三种rna中含量最高的,占细胞总rna的80%~85%,与多种蛋白质分子共同构成核蛋白体。
这些rna的功能和分布也都不相同。比如信使rna,它是翻译模板,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是生物细胞分裂和繁殖的基础之一。
除了常见的这三种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rna。比如xistrna。
这是一种na,它只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的身体中,其作用是促进哺乳动物一条x染色体转变成高度浓缩的巴氏小体。
xistrna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我们都知道,在哺乳动物发育的时候,母性哺乳动物会提供早期胚胎细胞。
但每个早期胚胎细胞中都有两个x染色体,但最终留下的只有一个,决定到底留下那个的,就是这个xistrna。
其实按道理来说,母性早期胚胎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应该是一样的,但生物学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染色体。
即便是出自同一个早期胚胎细胞,两条x染色体都有着细微的差别。可能某条x染色体上就携带着某种遗传病基因,而xistrna作用在上面的时候,能关闭掉其中的一条。
如果能掌控xistrna的机制,再配合基因工程,完全可以做到在早期胚胎细胞就避免遗传病或者染色体相关疾病的出现。
比如雷特综合症,一种先天性疾病,它严重影响儿童精神运动发育的疾病,属于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绝大部分的发病都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