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成功制造出来的零件和材料基本都能通过测试。
这样长久以来,让他心中放松了一些警惕。
如果不是这次关系到他自己要乘坐飞行器上天,恐怕他不会进行如此复杂的测试。
很有可能就不会发现残余引力释放不达标,最终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
就像这次,如果不多次进行基础测试的话,很有可能在日后飞行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虽然针对钛合金材料的测试多花费了两三天的时间,但韩元却觉得很值得。
这次残余应力测试事件,给他敲响了一个警钟。
提醒他在任何科研成果,包括材料上进行一贯严谨的测试是必须的。
做完钛合金材料的性能测试,韩元整个人一开始紧张的心情都放松了不少。
下了播,他打开系统商城,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
钛、铝、锑、钴、钒、镍、银、铜、铁、碳、硅、树脂、塑料、化合纤维......
这些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都是制造‘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的必备材料。
其中高纯度的钛和钒更是核心材料中的重点。
这两种材料都具有相当优秀的性能,在耐腐蚀性、耐热性、耐低温性、抗阻尼性能、弹性模量等方面均具有相当优秀的性能。
即便是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
特别是在航空工业、原子工业、动力技术等方面,几乎都离不开钛。
按照设计图纸上标注的信息数据,韩元将钛、铝、锑、钴、钒等材料一一兑换出来,安置在合金冶炼厂中。
这些材料,在明天开始制造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时都要用上。
别看一台发动机可能就两三米,但里面的零件复杂度,能烧死绝大部分人那少的可怜的脑细胞。
就是一台普通的民用飞机上的‘涡轮发动机’其零件都是以万为单位来计数的。
更别提顶尖的航空发动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