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国的一名科学家汉斯莱就曾将弹丸用电磁炮加速到1.2公里/秒的初速。
只不过那个时候‘电磁枪炮’还很简陋,不仅需要长达一百五十米的发射管道,炮弹更是长达两米。
事实上,如今所谓的‘电磁武器’并非只存在于游戏当中,现在很多国家都拥有。
其实从二战到现在,世界各国都没有停止电磁枪械的研究。
米国的口径90毫米、炮口动能9兆焦的电磁炮样炮早已经开始靶场试验。
而华国则是更略胜一筹,不仅有了‘电磁炮’,更是已经开始了电磁炮的舰载实验。
只不过目前所有的电磁武器,拥有杀伤力的,大部分都是‘电磁炮’类型的。
而所谓的‘电磁步枪’,虽然有,但更多的只是一个噱头。
就比如华国汉江拥有一把‘电磁步枪’,不过它的目标不是人类或者生物,而是无人机。
没错,这把造价高达二十几万的‘电磁步枪’是用来打飞机的。
它的原理是通过发射处于2.4ghz到5.8ghz之间电磁干扰波,中断遥控设备和无人机之间的联系,然后将飞机打下来。
当然,具有杀伤力的‘电磁步枪’还是有的,华国和米国都有。
但这玩意始终得不到大规模的应用。
原因无他,电能问题没法得到解决。
无论是哪一种‘电磁武器’,都需要电。
而且不是普通的电,是超短时间大电流放电技术。
通过洛仑磁力研究知道,要想提高初速,要么增长电磁轨道,要么加大电磁力。
电磁力越大,意味着所需要的电流也越大,这就需要大容量电池,毕竟没人愿意背着一台发电机上战场。
而目前的电池技术,很显然没法容易‘电磁步枪’的消耗。
上了战场,几发子弹就将电池电量打光了的‘电磁步枪’是毫无用处的。
没了电的‘电磁步枪’甚至还不如一根烧火棍,至少烧火棍可以拿来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