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跳过,摁在红色按钮上手落下,通过无线讯号接收到指令的零号航天飞机开始执行预设的命令。
存储在锂硫电池中的电能涌出,通过一组特制的高频变压器和稳压器后流向航天飞机底部的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
刺耳又熟悉的嗡鸣声响起,韩元熟视无睹的盯着显示屏一瞬不瞬。
上面已经有执行完成的命令正在反馈回来,变成流动在屏幕上的日志,最后会存储到专用的文件夹中,保存起来。
“预设命令1执行。”
“执行结果:成功,镧化镓硅太阳能发电板启用完成。”
........
“预设命令2执行。”
“执行结果:成功,当前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已启动,电能储备:99.711%,电源稳定输出,当前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输出功率1.7%。”
........
“预设命令3执行。”
“执行结果:成功...............”
.......
一连串的反馈日志在显示屏上划过,信息量很简要,入目就能看清楚看懂。
这是韩元特意设定的,实际上真正反馈回来的日志可不止这一点。
他是通过筛选挑出来了中间的重要信息,能一样扫过去知道预设命令的执行情况已经相关组件的状态就行。
而绝大部分的日志,都直接流向了磁存储设备中保存起来了。
后续如果他想看的话,可以调用。
当然,除非是出现了错误日志,正常情况下,韩元也不会去翻阅那些庞大无比的日志文件。
一个全文字的文件包,大小有100m的话,那里面存储的字节数,可是以千万为单位计算的。
上次翻阅错误日志详情的时候,他就吃了这种亏,查了半天,看过的日志还不到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