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返回的航天飞机

作者:三寸寒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一系列的数据映入韩元眼中,他最关心的自然是电能储备以及液态氙工质的剩余量。

电能储备量在百分之六十八,工质剩余不到百分之二十,这两者都关系后面航天飞机的返回。

电能就不用说了,工质的作用在于返回时调节航行方向、角度、缓冲飞行速度、逆向飞行等。

这两个都至关重要。

工质的剩余量还快可以,五吨的工质,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一吨,足够用了。

至于电能,悬挂在天上的航天飞机在下午两点钟的阳光照射下,能补充回来。虽然在三台电推进发动机同时消耗能源的情况下补充起来比较慢,但还是可以补满的。

零号航天飞机悬停在距离基地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在两万米的高空中补充着能源,顺带在小型电推进发动机的辅助下,调转方向,然后朝着基地所在的位置重新飞回来。

韩元在基地控制室中静静的等待着航天飞机的返航。

这些都还在他的计算中。

四百多公里的距离,光靠小型电推进发动机提供动力速度太慢,所以需要借助电磁型推进系统的动力,只是速度不可能有返回那么快了而已。

当状态显示屏上电能储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时候,日志显示屏上,新的命令执行结果日志刷了出来。

而已经调转了方向的航天飞机,在尾部的电磁型推进系统以及底部电推进发动机的支撑下,朝着基地驶来。

高度没变,依旧是两万的高空,甚至因为航天飞机自带的机翼提供了一些升力,导致高度还上升了一些。

花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零号航天飞机终于回到了基地正上空,现在正在两万多米高空中悬停着,做最后的能源补充。

到了这个节点,航天飞机的降落基本已成定局,除非出现雷电将三台电推进发动机全劈死机。

韩元抬头看了眼天空,虽然还在下雨,但已经不见浓密的乌云了,这种气象,基本不会产生雷鸣闪电。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情况下只有下雨才有,但它的形成也是需要条件的。

只有超低层的积雨云才会形成雷电,而且需要云层积聚的电荷密度很大时才会有闪电现象。

之所以常见于夏天,是因为夏天的时候地面热空气与天上冷空气对流对冲,会迅速形成厚重的积雨云,然后积雨云相撞,才会形成震耳欲聋的雷电。

至于台风,也会形成强烈的雷电,但不包括过境后的尾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