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先建立起来的东西,今晚和明天得完成,否则后天航天飞机根本就回不来。
之前打好的地基中被韩元填入大量的速固化混凝土材料,和普通的混凝土需要两三天的凝固时间相比,这种速固化的混凝土材料能在短短两小时内完成初步的固化,极大的缩短了地面硬化所需要的时间。
地基中填入大量搅拌好的速固化混凝土材料后,一根根硕大的合金管材被韩元抗到地基中,横着,立着,斜着插入尚且柔软的混凝土材料中,固定好后,等待混凝土干燥,变成信号塔的基座。
等待基座硬化到可以向上继续修筑的程度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铺设航天飞机降落的耐高温场地。
这些事情如果有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能帮上不少的忙,但现在只能他一个人弄。
豹一豹二虽然在,但帮不上什么,兽形态的身体对于这种工作没啥便利的地方,再加上天气寒冷,两小不适应,已经躲回飞行器里面去了。
.......
用于航天飞机降落的场地弄好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将初步凝固的信号塔地基往上添加了一些高度后,韩元便停下了今晚的工作。
时间不早不晚,九点左右,如果是按照平常正常的作息来算,他还可以工作好几个小时。
但这次韩元过来除了资源收集任务外,还有另外的目的,那就是学习前任泰山基地主人留给他的‘氘氚可控核聚变技术’,所以工作时间就调整了。
氘氚可控核聚变,又被称为‘dt可控核聚变’,或者‘第一代可控核聚变技术’。
从名字就知道,这种技术采用的是氘(d)/氚(t)两种聚变材料。
在人类目前研发最广的三条可控核聚变技术中,属于被研究最多,最广泛的一种,也是最容易的一种。
至于另外两种,一种是氘氘可控核聚变,一种是氘氦三可控核聚变。
而氘氘可控核聚变被称为第二代,氘氦三可控核聚变被称为第三代。
由此可见它们的难度也是递增的。
这个前任宿主留给他的可控核聚变属于第一代,对于韩元和人类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很多人包括很多科学家认为可控核聚变是人类的终极能源供应,是因为它即科幻又现实。
说它现实,因为描述核聚变的理论早就出来了,托卡马克已经出现了五十多年,就连相关的实验(包括磁约束与惯性约束)都进行了快三十年。
乐观一点看,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说不定就可以看到核聚变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