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让人眼热的超级计算机

作者:三寸寒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过有了第一次的引导降落后,他就可以做一个精准的标记了,后面第二次、第三次的降落,就可以将精准标点写到预设命令中,进而做一个精准的引导。

部署在航天飞机外侧的小型电推进发动机虽然推力不强,但还是能缓慢推动航天飞机的,这就给了韩元利用数学工具来做一个精编程序的条件。

虽然编写程序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但能做到模块化处理就没什么问题。

悬停在数千米高空的航天飞机默默的补充着能源,地面上,韩元根据它反馈回来的数据信息已经完成了数据计算,正在优化程序。

忙碌了两个多小时,他才将计算数据补充进相关的预设命令中。

别看只有降落这一点点距离花费了这么久的时间,但其实已经很快了。

如果是在亚马逊雨林基地那边,估计花费的时间至少要翻倍。

他当初编写零号航天飞机的预设命令、备用命令这些程序的时候,可以足足花费了三个多月时间的。

在这边快,是因为有泰山基地里面性能超高的中央计算机支持。

很多东西无论是计算还是编写,亦或者是对连锁反应的推衍都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最关键的是,在泰山这边还能对航天飞机的降落做一个模拟。

他可以将这些编好的东西输入中央计算机中,而后中央计算机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建模。

降落模型建立气候,可以模拟航天飞机在天空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降雨,阴天,台风等等。

运行模型可以更加精准的获取到各种详细数据,进一步的优化航天飞机的起飞降落系统。

这是韩元在亚马逊雨林基地那边无法做的事情。

在那边他没有功能这么强大的中央计算机,只能通过自己的大脑来做推衍计算。

但人脑强大之处在于它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各种大量数据模型的计算。

完成程序优化补充后,韩元先将其输入了中央计算机,让其模拟跑了一遍。

反正航天飞机挂在天上只要能接收到光照补充能源就没什么问题,再等一段时间也无所谓。

对于一台性能强悍的中央计算机而言,计算他输入的这些数据并不是什么难事。

特别是在本身智能程度相当高的情况,中央计算机还给出了两份答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