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调整,第二次制备出来的石墨烯单晶材料比第一次制备出来的要厚一些,不过裂纹已经没有了。
一系列的检查过后,韩元拿着检测数据松了口气。
第二次制备出来的石墨烯单晶材料从各项数据上来看,是符合制备石墨烯晶圆的要求的。
整体结构为单晶、整体无褶皱、整体超洁净、杂质含量低于0.0001%。
这些是基础属性,除此之外,韩元还检测了这块石墨烯单晶材料的界面导热率、导电率等一系列的东西。
通过检测,可以从显示屏上的数据看到,这块石墨烯的载流子迁移率达到了160000cm2·v1·s1。
相比较之下,单晶硅的载流子迁移率一般都在2500-3500cm2·v1·s1之间。
载流子迁移率,是指固体物理学中用于描述金属或半导体内部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这是一个物理属性,并不需要了解它的原理,但要知道这个物理属性对于芯片的影响。
第一,载流子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一起决定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的大小。
第二,它影响器件的工作频率。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芯片的‘超频’,特别是一些个人电脑爱好者。
超频指的是把一个电子配件的时脉速度提升至高于厂方所定的速度运作,从而提升性能的方法。
通过超频,可以让电脑的性能更加优秀。
比如英特尔系列的酷睿i系列cpu,通过超频手段能做到跨级别性能对比。
同代的i3处理器,在超频下,性能堪比同代i5,甚至超越。
但超频有一个坏处,它就跟人体长时间高负荷的劳动一样,容易累到累进医院。
所以对于芯片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而石墨烯单晶材料的优越性,在这一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正因为石墨烯具有如此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使得其可应用于超高频器件,使得thz成为可能(硅基芯片无论再怎么提升,其高频也只能做到ghz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