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磁轴承关节

作者:三寸寒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将磁轴承圆珠的一半固定在工作台上后,韩元拾起β-敏磁线,开始按照特定的顺序和角度将其固定在圆珠内侧。

这些表面镀有绝缘层的β-敏磁线相当柔软,很容易就弯曲成各种形状。

但在缠绕和卷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旦β-敏磁线弯曲的角度过高,就会导致上面的绝缘层脱落,进而导致损坏。

而一旦上面的绝缘层漆脱落,后果轻则导致磁轴承关节失灵,重者直接烧掉。

根据知识信息中给出的对应长度和圈数,

韩元按照标准的数据将β-敏磁线缠绕固定在空心圆球的内部。

和四钇钡氧化铜高温超导体线缠绕不同,β敏磁线的缠绕要求缠绕点每一处都密集且没有空隙。

除此之外,还要求进行重叠操作。

仅仅是这一个步骤,就花费了韩元十多分钟才完成。

这还是在他具有超强动手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情况下,换个是个普通人来,估计第一次的线圈组缠绕还没完成里面的敏磁线就会被破坏,继而导致重来。

.......

花费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韩元总算将圆珠内的横纵向的电轴装置需要的β-敏磁线全部固定完成。

而固定好β-敏磁线后,紧接着就是在圆珠内部安装转子和定子。

相对比固定β-敏磁线,这一步就简单多了,只不过工作量上并不会少多少。

因为一颗圆珠内,最少需要安装四颗微型定子。

而向部署在脚腕这种地方的磁轴承关节,里面需要的微型定子数达到八颗。

这八颗定子分别固定在只有婴儿拳头大小的圆珠内部,可见难度也是相当高的。

这些定子的主要作用就是旋转磁场,同时保证内部的磁力不会外泄。

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输出电流,让整个磁轴承关节工作。

微型定子和转子,用小型电焊焊接,装在外部线圈上,八颗定子分八个不同方向安装好后,然后将中心转子镶入其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