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数字电子电路中,逻辑门的实现更是可以直接应用二进制在机器上,也导致现代的计算机和依赖计算机的设备里都使用二进制。
简单的来说,逻辑门就是一个开关,开的时候电流可以通过,代表了1,关的时候电流禁止通过,代表了0。
不断的通过电流和禁止电流,就可以编写出无数的01或者10了,进而可以转换成人类认识信息。
但三进制不一样。
三进制底层代码是-1、0、1这三个数字。
在韩元弄出来三进制底层代码中,这三个数字代表了不同的电平。
而要识别三种不同的电平,对于芯片和晶体管的要求极高,也和二进制晶体管在硬件方面完全不同。
人类一路走来,在计算机领域并非没有研究过其他的进制。
二进制、三进制、e进制、十进制.....等等都是有研究过的。
但之所以最终定下了二进制,是因为两状态的电平是最好控制的。
计算机芯片的运行基础是高电平和低电平。
高电平可是3v,也可是4v,甚至可以是5v,而低电平一般都是0v。
在最初的时候,在晶体管和芯片刚刚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因为制造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因为对于输入电平的判断和控制做不到完美。
很多时候你输入的是3v的电平,但实际上晶体管读取到或检测到的可能是2.8v或者3.2v之类的,有一定的起伏波动。
而使用二进制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即便是你输入的电平波冬差很大,只需要将低电平控制造0v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即便是输入芯片的电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波动也没问题,只要有电流输入,芯片就能进行判断它是1,大大提高了判断准确率,降低了失误。
二进制就这样默认成为了计算机芯片的基础进制,一直延续到现在并被应用于全世界。
就这样,一直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无论哪个国家,如果想要进行替换二进制的话,基本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因为二进制涉及到几乎所有软、硬件的根本。
要进行更换的话,不光是软件,还有对应的硬件也要进行更换。
特别是在芯片这一块,芯片和晶体管是控制硬件的基础,这是必须要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