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引申再引申

作者:上林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可看清楚了?”

吏员喝问。

“完好!”

众人纷纷点头。

吏员撕开封口,一共二十四份试卷,附带三张稿纸,发放到每个人的桌上。

试卷分三卷,第一卷是贴义,把经文抠去几字,重新填补,相当于填空题,一共有五十题,出自四书,这没什么技术含量,考的是死记硬背的基本功,王宵很快填写完毕。

卷二是墨义,也就是笔答经义,共有两题,对经文本身作注。

第一题是: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此文出自于《孟子·万章上》,后面是.校人将鱼烹之,谎报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故此题的立意是君子可欺之以方,又有三条引申。

其一,君子的底线比一般人高。

其二,君子有理想,物欲小。

其三,君子自身修身养性,有教养,读书多。

三条归纳为坏人认为君子好忽悠,但是他们不懂,君子每日三省吾身,只是不在乎而己。

按正常解题思路,照此破题足矣,可是吴江有三千学子参考,能想到这一层的,至少过半,如果想要考中童生,还得继续引申。

历来科举与朝政密不可分,王宵不由琢磨起来。

现实是,大周已立国三百余载,表面的繁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朝廷又是由年轻的太后摄政,幼主年仅四岁,君子可欺之以方,皇帝太后能欺否?

王宵灵机一动,真正的破题关键,应该是下一句,难罔以非其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