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千人千面,哪怕王宵名声极大,有本事有手腕,捏合如此之多的丝绸商人也绝非易事,这牵涉到每一个丝绸织商的利益,不是那么好协调的。
而且人越多,越容易被掺沙子,王公公绝不会坐视不理,必然会通过与织造局有关联的丝绸商掺沙子,只要有几个,就足以坏了王宵的事。
思来想去,他想不到王宵有别的手段,暗暗叹了口气。
王宵花了钱,把会务外包给了江丘明,就彻底撒手不理,与朱律和孟宪讨论起儒家神通。
暂时王宵没有把亚圣经文传授的想法,二人将参加明年的春闱,考中了,会有圣人亲授,没必要多此一举,考不中,再传也不迟。
他主要是想了解举人层次传授的内容,要说粗浅,并不见得,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举人传的是术,以应用为主,而进士传的是道,着重于对精义本身的理解。
相互印证之下,王宵自觉获益菲浅,也不吝于把自己领悟的心得告之。
时间过的很快,当天下午,山景园开始派送请柬,消息也随之传开。
织造局!
王世仁恨声道:“爹,就知道那小子不会死心,他肯定是想纠集一群丝绸商闹事,就和他在京城一样,裹挟民意,牟谋私利,快想想办法啊,要是真给他做成了,儿子的姻缘事小,只怕那群丝绸商胆子就大啦!”
“无妨,雕虫小技耳,他闹,任他去闹,闹的死心了,才会心甘情愿与你结亲!”
王公公阴阴一笑。
“爹?”
王世仁不解的看去。
王公公取来纸笔,写下几个名字,递去道:“你亲自跑一遭,把这几人请来织造局。”
王世仁接过一看,是织造局名下几个大丝绸商的名字,不禁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嘿嘿,有这几人掺沙子,叫他什么事都做不成,爹,我立刻去办!”
说着,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渐渐地,整个苏州都知道了王宵将在山景园举办丝绸商大会,到了三日后的约定时间,来的人出乎意料的多。
不仅有受邀的两百一十五家丝绸商,其余没受邀的,别的行业的头面人物,甚至与商业不搭边的文人士子也来了不少。
足有近千人,亏得江丘明预备的会厅够大。
看着宾客一波波进场,江丘明现出了忧色,其中必有相当一部分,是受织造局授意过来掺沙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