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身处于哪一个时空,他感觉到,在空旷的宇宙里,一颗直径只有十来里的亮白色小星,漫无目地的在虚空中游荡。
直觉告诉他,这是一颗中子星,宇宙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渐渐地,前方有了亮光,随着距离接近,王宵看清了,原来是一颗硕大无比的恒星,中子星在他面前,渺小如一粒宇宙尘埃。
恒星散发着光与热,挟带着熊熊烈焰,星体上,不时有高达百万里的火线抛飞出来,又时而泼洒出质量惊人的粒子团,如飓风吹拂,声势浩大。
而中子星始终是亮白色,在明亮恒星背景的衬托下,毫不起眼。
两颗星体快速接近,中子星并未被吸入恒星,反而双星同时一震,引力产生作用,呈双星缠绕态互相旋转起来,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距离也更加接近。
终于,即有的平衡被打破,两颗星相向撞去!
轰!
宇宙中,爆发出炫烂的烟花,整片天宇,火光漫天,恒星解体了,无数的物质遍布星空,向四面八方散逸,却又相继被中子星的引力吸引,有的形成了浩浩荡荡的物质流,被中子星捕获,星体逐渐壮大。
还有逃逸较远的物质,开始围绕中子星旋转,轻的物质越旋越远,重的重质越旋越近,但无论轻重,终究逃脱不了中子星的引力场,在各自的领地内碰撞吞噬,质量逐渐变大,引力也在变大,陆陆续续,凝成了一颗颗的星体。
不知过了多久,宇宙中,一个全新的恒星系诞生,一枚熊熊燃烧的火球屹立于中心,数十颗大小不一的行星围绕着它旋转……
王宵蓦然一震,从守静笃,致虚极的状态中退出。
原来,这就是恒星系诞生的原因,虽然不排除有原始星云坍塌凝为恒星系,但是很明显,密度大的中子星或白矮星撞击恒星,将之吞噬,也是形成恒星系的重要途径。
而以中子星之小,却能吞噬恒星,靠的是什么?
是无以紧致的密度,自身不动如根本,方能以小搏大,以弱吞强!
轰!
王宵识海中的精神力小剑,爆发出璀灿的光芒,诛神真解的经义,受光芒照射,层次陡然升华,晋阶为了元婴级功法!
王宵心灵中,至诚之道发动,心灵通透,映照自身,不动如根本,我就是一颗渺小的中子星,而外间那浩瀚的尸池,只是徒有其表的恒星而己!
此不动如根本,与佛门常说的不动如根本是两个概念。
佛门靠观想,把自己想象成不动如根本,实际上并不是,只是通过精神力量,模糊了虚幻与现实的界限,把虚幻代入现实,却不能取代现实。
一旦精神被破,仍是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