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四人同时喊道。
“好了,别说那些废话了,趁我还清醒,有些话,我要交待你们。”周嬷嬷大喘了几口气。
苗氏让在屋内伺候的几个婢女,退了出去,“母亲,您说。”
“我们周家能有今天,全是姜老爷的恩典,周家是姜家的世仆,姜老爷除了你们的籍,让你们成了良人,让你们可以科举,可以入朝为官,你们要记得姜家的恩。”
“姜家恩情,儿子从不曾忘怀。”周氏兄弟说道。
“让老三好好读书,不要懈怠,早日入朝为官,做姑娘的助力。”
“老三一直很努力,他不会辜负母亲的期望的。”周诚信帮自家小弟说了句话。
周笃信比姜长宁大一个月,姜母仁善,准许周嬷嬷在喂养姜长宁之余,继续哺育周笃信。
三岁前,姜长宁是和周笃信在一起长大的。
“姑娘虽是女儿家,但你们不可以怠慢她,要尊之敬之。”
“母亲,虽我们已是良人,但会永远奉姑娘为主。”周诚信认真地说道。
“保护好姑娘,不要让庄家伤害姑娘,保护好姑娘,一定要保护好姑娘。”周嬷嬷说着说着,人就陷入了迷糊中,昏厥了过去。
就在周嬷嬷如交待遗言般,和儿子们说话时,姜长宁的马车拐去了问心庵。
人力如果无法救奶娘,那么就只能求佛祖、求菩萨了!
问心庵,求心安。
姜长宁眉尖微蹙,轻叹了口气。
漱翡劝道:“姑娘,周妈妈一定会好起来的,您别太过担忧。”
“是啊,姑娘,忧能伤身。”拂翠亦道。
“秀兰常说的话,你也学会了。”姜长宁笑道。
“天天听她念叨,我要是都学不会,那就成棒槌了。”拂翠笑道。
主仆三人闲聊着,很快就到了问心庵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