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红双喜

作者:霁雪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从登记处出来以后她就摘下了头上那块红纱,把它叠好放进他给自己买的杏黄色羊绒大衣兜里。

这块红纱她要长久保存,将来拿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妈妈就是戴着这块红纱和你们的爸爸去登记的。

她觉得那时候孩子们惊奇的小眼神,一定会被这抹红色映得非常漂亮。

和妻子的感性不同,孙亮是个理性的人。当她描述民宿的未来时,孙亮能耐心而不失冷静地听完,并记得提醒妻子注意会不会有改造费用的投入。

但他不会什么都管,他在西方学到的管理方式是把细节交给别人,管理者只需把握方向即可。

所以他乐意将方向盘交给妻子并处处告诉她:放心,家里的事你做主,我只是那个拿着车钥匙的人。

家庭的和谐源于最初的角色认知、分工确认。

在开始时就完成或基本对此达成一致的家庭,即便在后来的路上有修正,但大势已成,不会因需要颠覆而爆发争执,也极少由于角色冲突产生矛盾,更不会因争夺长短高低最后分道扬镳。

总之,最多反复确认几次,多加复盘使最初的意见更加清晰、准确就可以了。

两个人的世界也是小社会,孙亭和白雁之前都并无婚姻,但有过同居经验,这帮助他们很好地规避了绝大多数夫妻会遇上的因角色分工带来的矛盾。

人之间由于动物的本性,存在对自己权力、地盘、资源的保护意识,说白了就是生存要素,遭遇的陌生人如此,决定结合组建家庭的恋人也是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会有小夫妻为谁去买酱油、谁谁在床的左边而争吵的原因,实际都是对自己生存要素的保护!

我们眼前这一对,因为之前各自有过的不成功的同居经历,所以知道如何通过聊天、沟通、玩笑来协商,传递彼此的诉求,最后达成妥协,形成一致意见;而不是“我要,你给我”这样幼稚、苍白的所谓直接表达。

他们眼里确实没有其他刚成婚的青涩男女那种炽热、痴迷,相对多的是含蓄、温婉,表达着对伴侣的包容、宽容等善意。

显然他们间关系更紧密,也让人相信这样一对能携手走得更稳、更长久!

“白雁,是你吗?”一声耳熟的呼唤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循声望去,白雁看见江茵(艾比)挽着她那位作家正站在往大门去的通道上。

“艾比姐,好久不见了!看你,穿得这么漂亮,都让我认不出啦!你们这是吃完了正要离开么?”

她说着热情地站起来拉住江茵的手臂,孙亮看这样子就知道她们原先很熟,也立即起身。

“还说我,你今天穿的也很漂亮呀,简直和新娘子似的!”江茵上下打量,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当初那个在办公室哭闹的小实习生。

“她今天就是新娘子。”孙亮见妻子羞涩,立即笑着替她回答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