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对小微企业有扶持的吗?”
“拜托,我们是谁,是被人家划分到中介的那堆!扶持也得先给什么医药研发、it技术、机器人、大数据,最差也得是个电商吧?
你个中介到队尾去慢慢排着好啦!”沈明摇摇头:“都说人是第一生产力,可没人拿你人力服务行业当回事。
又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不动资产,甚至连自己的产品是什么都说不清,谁有精力顾及你呢?”
沈明叹口气:“我们老板倒也想申请一些扶持的,可是人家要填表,一看内容我们不是没这就是缺那,最后只好作罢。”
许静知道他说的是实话,这行里绝大多数关门的企业都是因为独力难支倒下的。
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是业内现实,像欧聘、智亚和非凡这样规模的全国范围内不超过十位数,其余庞大的底部都是不断诞生,又很快消亡的小微猎企。
这样的企业禁不住长时间市场冷清的折磨,也基本没有造血、输血能力。许静不由对自己能入职智亚这样的大型猎企感到庆幸。
沈明继续着自己的思路,他现在把许静当作了听众,自觉地倾诉自己的无奈或愤懑,但是多数猎头是没处发泄,甚至无法和家人分享这些的。
他们更多的是自己咬牙挺着,或者在梦里落泪而已。
在外人看来往往觉得:“这不就是找个人嘛,有什么难的?”并因此认定猎头这种活儿不需要技术性或技巧。
只有猎头自己才明白要将雇主和人选匹配到一起,就如隔着十几米远装配两只需要严丝合缝的齿轮,这不但是耐心、细致就可以做到,而且要长期坚持不懈地从无数失败中练习,并且冒着很大失败的风险才能成功。
正如周边的温度、湿度、风力、风向会影响狙击手的发挥,以人这种复杂动物为对象的交易,会受到无数可能甚至不可能的要素影响。
这不仅需要技巧,还是个概率问题。
“但是,归根结底你还是着急了。”许静说。
“是呀,我着急、太急于求成,太想尽快成单,结果却是越急越做不到!”沈明叹息。
“也许你需要调整下心态。”许静招招手,让沈明跟着她来到外面。
这时天光尚早,东边的山坡与楼宇已经暗下去,西边却还留有一条明亮的天际线。一回头,一辆公交车快速驶来。
许静用手指着问:“沈先生可以看清车上有几个人吗?”
“嗯……,大概十二、三个人吧?”
“那假如你在另一辆公交上,行驶中这车与你们错身而过,你认为还能看清那车上的乘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