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见大局基本布好,立即向董事会提交了辞去董事和总经理职务的文件。
曹董认为这一切都是孙良在后面运作的成过,于是顺水推舟帮助孙良进入董事会。
不久,孙良向董事会推荐了陈元庆做为新总经理人选,而大家发现这是迄今位置董事会收到的四个人选中资历、业绩、年龄、学历,几乎更方面都是最出众那位。
加上曹董已经和半数以上执行董事打过招呼,这个人选基本毫无悬念地被决定了。
这样一来有人不高兴了。
很快朱总听说,高朋在一次销售部门干部聚餐会上对此极为不满:“我,公司最早的老员工之一,副总当了五年半,凭什么不能转正?
凭什么该向个新人屈膝称臣?他老朱就是个瞎子,人摆在眼前都看不到么?
他根本薄情寡义,我白跟了他这么多年!如果他早点表态支持我,现在怎么会花落别家……?”
朱总听到这话的时候半天没吭声。
“你别当真,他那是醉话。”周助理轻声开解。
“不,不是醉话。”老朱摇头:“那是他的心里话,是他心心念念的期待。恐怕,他已经期待了很多年吧?
只可惜他不明白,以他的高度做现在的位置尚且吃力,我又怎么能为了情分让他坐得更高些呢?”
“要不,我去和他说说这些?”
“不必了。”老朱叹口气:“我已经辞职等待交接。后面的事,交给后面的人去解决吧。我只需要提醒小陈,尽自己的义务。
至于小陈能否容他,他又能在汉河继续走多远,那是他自己的运道和缘分。”
人如果较起真来,那可能不是选择忽略就可以完事的。
高鹏这个人,能力上不过中人之资,因为他的资格和长期坐在销售第一负责人岗位上的缘故,同时也为配合其工作,朱总同意给他加了副总的头衔。
但久而久之,高朋不仅觉得自己有做副总的资本和能力,而且想当然地把销售业务看作了自己的领地,将一切外来、空降的人都视若威胁并予以排斥,搞得销售像他自己的地盘一般,这就有些过了。
一切高层的权力——无论企业还是国家——都来源于上级最高权力机构及其代表的赋予或任命,没有谁天生就该坐那个位子。
不懂这点的干部,不是过于天真就是过于自负!
显然,高朋属于自负的那种人。下面吹捧的多了、好听话听多了,就容不得其它见解和意见,自以为我就是、就应该是,甚至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