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个小丫头,冒着大雨就出去查探灾情了。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
饶祈年回怼:“王妃一路过来,可曾撩起车帘,看看外面的景象?”
裴王妃着急地说:“妾知道广陵遭了大灾,可你只是个藩王,并没有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利,王爷,你这么会置整个王府于危难之中的!”
饶祈年说:“本王来广陵前,父皇再三嘱咐,要爱惜百姓。父皇爱民如子,本王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奉旨行事。”
裴王妃被说得哑口无言,转而又说:“妾听说冯先生奉命调拨府库的粮食,十八个粮仓,调空了十七个。王府三千府兵、一千仆役、一千奴婢,还有那么多主子,大家吃什么?”
饶祈年不耐地说:“你放心,本王既然娶了你,断不会让你跟着本王挨饿。”
裴王妃被他的话激怒了:“最好不要,不然妾带着孩子回裴家借粮去。”
怒气冲冲地离开。
饶祈年对她彻底失望了,如今邱知府和广陵大族联合起来给他难堪,赈灾的事情决不能半途而废,不然他会被朝野耻笑,会令父皇母妃、府中门客和广陵百姓失望的。
这个时候,他需要帮助、支持、鼓励。即便不愿意出钱出力,说句暖人的话也行啊。
苏怀瑾勒索了马侧妃一些首饰珠宝,还愿意择银救灾呢。她是他的结发妻子,即便没有很深的感情,利益总该是一致的吧,她怎么就不能支持他呢。
因利而聚的关系,果真是最脆弱的。他与苏怀瑾因情而聚,苏怀瑾倾尽所有支持他。他与门客们因志而聚,诸位先生为了他的事殚精竭虑、日夜操劳。
谁说情义缥缈的,情义明明是最坚固的。
饶祈年烦闷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明远回来了吗?”
没有人回答他,他有些惶恐,仿佛又回到了苏怀瑾逃离王府的那段日子,慌忙跑出去。
瘦西湖边,苏怀瑾坐在石头上,托着腮不知道在想什么。
饶祈年飞奔过去:“瑾——”看到杵在一边柱子似的何西宝,没敢抱她,“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去?”
苏怀瑾回头,恬淡地笑了:“难得浮生半日闲,看看月下的美景呗。”
她没有表现出不高兴,饶祈年总觉得她不高兴。讪讪赔笑:“明远好雅趣,湖边多蚊虫,还是回别院吧。”
苏怀瑾起身:“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