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管事不敢多言,感激再三,指挥人将米粮倒进粮仓里。
就这样,苏怀瑾成功将盗来的部分粮食“光明正大”地拿出来,给了广陵饥肠辘辘的百姓。
她觉得自己很聪明,觉得机缘非常巧合,却不知这是唐清江煞费苦心为她找的“白手套”。
若不是偷卖粮食被发现,赵管事哪能任由苏怀瑾命令?
赵管事一生胆小怕事,若无人撺掇,哪敢打广陵王府粮仓的主意?
唐清江步步为营,又不着痕迹、不居功,着实是高。
考虑到许多百姓连出城砍柴的力气都没有,给他们粮食他们也没法儿煮,苏怀瑾决定先设粥棚,施粥一段时间,再发放粮食。
施粥的第二日,苏怀瑾到了城北一处粥棚。
吴大刀在那边维持秩序,见了她就着急地说:“小先生,来吃粥的不光有饥民,怎么验证他们身份呢?”
苏怀瑾将他拉到一边,低声说:“都是劣米、陈米、糙米,富贵人家才不来喝呢,来的都是寻常百姓,光靠买粮食可能很快也支撑不下去了。何必非等到百姓快饿死了,才施舍他们粥喝,你说呢?”
吴大刀郑重拱手:“小先生,您是个仗义的人!以前俺听人说,仗义的都是屠夫,读书人负心,现在看来,读书人也有不负心的!”
苏怀瑾笑着说:“能得到吴大哥的认可,是柳某的荣幸。柳某年轻,才智、经验都比不上府中诸位先生,要想做成事情,得到大家的认可,不能少了帮手。吴大哥以后还要杀猪吗?”
她想让吴大刀为自己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