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武德犁的帮忙,大唐今年的粮食产量应该有所增加,但是也没有多到用来喂养鸡鸭的程度。”
郑观音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李承宗的人。
所以哪怕是李承宗现在很忙,他都很有耐心的陪着郑观音在渭水新城里头转悠。
“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做事情可不可以不要搞得满城风雨呢?”
找不到明显的纰漏,但是郑观音对于现在的局面,显然还是有点不满的。
“阿娘,其实这个事情会搞得满城风雨,是我故意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啊。”
“啊?什么意思?”
郑观音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这世界上还有自己坑自己的人吗?
为何这个人偏偏还是自己的儿子?
“不管是孵化鸡蛋,还是孵化鱼苗,亦或是养殖蚯蚓。”
“这个事情都是希望将来能够推广开来的。”
“普通农户家里,如果都有十几只鸡鸭,那么每年不管是用以改善自己的伙食,还是用来售卖,都是一个极好的存在。”
“但是由于自己都吃不饱,所以百姓家中往往顶多就有两只老母鸡下蛋。”
“一旦鸡苗鸭苗可以很便宜的买到,不用家家户户自己去折腾。”
“而养殖鸡鸭又不会多浪费粮食,百姓们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这个方法一旦推广到整个大唐,也算是一件改善民生的大好事。”
“至于现在的各种误解,不是我说,将来这个事情有多成功,这些误解就会变成有多好感。”
李承宗很是仔细的给郑观音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你在渭水河边要了那么多荒地,又是搞养鱼,又是搞养鸡鸭,这跟您皇长孙的身份,终归是有点不符合吧?”
对于李承宗说的话,郑观音找不到反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