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盐湖(五更)

作者:南山堂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要看情况,上等的青盐,一斤可以卖到一贯钱,而百姓们购买的粗盐,则是一斤五六文钱到十文钱不等,看盐巴的质量而去。”

盐巴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马周对于它的情况自然是很了解的。

“伏俟城这里呢?”

“伏俟城的情况跟长安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牧民用一只羊可以换五斤盐左右。”

“比长安城还贵?”

“世子,可能不能这样直接比。

按照长安城的价格来计算羊羔的话,一只羊换五斤盐,那肯定是非常昂贵的。

但是伏俟城的羊价,只有长安城的一半不到。

所以伏俟城的盐巴价格,虽然比长安城要贵,但是贵的并不是很多。

主要原因就是伏俟城附近也是出产盐巴的。

吐谷浑这些年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就是因为他们手中又盐巴,从四周的部落手中挣了不少钱财。”

马周这么一解释,李承宗倒是基本上理解了。

“这么看来,食盐生意,大有可为啊!”

李承宗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在伏俟城这里发展食盐产业的想法。

唐初的时候,大家耳熟能详的盐铁茶,都还没有走上官营的道路。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随便一个百姓就能染指这些行业。

除了茶叶这个相对新兴的产业,一般的商人能够进入。

其他不管是钢铁还是盐巴,背后都是世家大族的影子。

“世子,伏俟城附近虽然有一些盐矿,扩大开发规模的话,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终归还是产量比较有限,售卖到草原上可能还可以挣点钱,卖到大唐的话,其实根本就不够看的。”

吐谷浑整个国家也才一百万人左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