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葡萄酒背后的考量

作者:南山堂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建成就坐在李渊下首的位置,自然将李承宗跟李渊的对话听在耳中。

“大郎,这葡萄酒是不错,值得推广。不过我也觉得没有必要拿到伏俟城区推广。

虽然我们大家都知道伏俟城那一片土地,都被父皇赏赐给河源县主了,但是你这样未免有点假公济私的感觉啊。”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倒也没有刻意的针对李承宗,只不过是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阿耶,二叔,渭水书院今年下半年新组建了一个农学院,专门研究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

比如如何育种,如何仿病虫害,如何选择最佳的种植方式之类的。

而这葡萄的种植,也是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甚至有一批学员是专门研究这个的。

他们对比了伏俟城、凉州、长安城、洛阳等地的气候条件,发现伏俟城那边的情况,其实是最适合葡萄生长的,特别是那种用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

李承宗说着半真半假的话。

后世的宁夏,是华夏最好的葡萄酒庄所在的区域。

虽然大家耳熟能详的葡萄产地是新疆,但是新疆的葡萄,主要是水果葡萄,又大又甜,很受欢迎。

但是酿酒用的葡萄,并不是越甜越好的。

眼下的伏俟城周边地域,气候环境跟后世的宁夏还是很有相似之处的。

这么一来,考虑到自己需要让伏俟城变得更加繁华,有自己的核心产业,就有了渭水书院农学系的学员的研究成果了。

“大郎,此话当真?”

李世民半信半疑的看着李承宗。

秦王府里头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在商业上,主要跟随渭水新城走。

如果李承宗真的看好伏俟城那边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话,秦王府自然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二叔,这还有假的吗?大唐各地的人,只要愿意去伏俟城附近种植葡萄的,所有的土地不收一文钱。

连续种植了三年葡萄之后,那块地就算是种植主的了。”

伏俟城那边的事情,如今可是太原郡王府在处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