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长安城里头除了渭水书院的蒸汽机研究所在研究蒸汽机之外,国子监等好些机构也在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按照现在的进展,明年应该就会有蒸汽机正式的生产出来。
到时候陛下提到的东西,很多都会陆续的落实下去。
我们的《渭水周刊》,目前已经收到了不少意向订购,把蒸汽机原理这个文章放在最前面,对于促进蒸汽机的研究来说,应该是有好处的。”
阎立本亲自负责排版,对于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很清楚。
“蒸汽机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题材,围绕这个主体,基本上每一期都能选出一些文章出来。
不过也不用每次都放在最前面,其他的文章也要给予机会。”
蒸汽机研究所的负责人是李承德。
李承宗不希望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蒸汽机相关的文章垄断了《渭水周刊》。
那就不好了。
“这一次除了蒸汽机原理之外,轴承的制作、齿轮的加工、水晶镜片的光学原理等文章,写的也是非常的好。”
“嗯,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方向,甚至未来都值得专门设立一个研究所去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渭水新城那边已经发展了七八年了,自然也有不少的成果。
如今《渭水周刊》的第一次印刷,好文章其实是不缺的。
“另外这一次也还有几篇听起来很有意思,但微臣有点拿不准的文章,我排在了杂志的最后面。”
阎立本这一次来找李承宗,除了汇报杂志的进展和邀功之外,其实也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请教的。
“哦?我看看!”
李承宗听阎立本这么一说,倒是升起了好奇心。
“‘论电的产生和运用的可能’,这个文章听起来很有意思啊。”
很快的,李承宗就从后往前面翻阅,找到了一篇感兴趣的内容。
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