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一句“刮目相看”,立马就让刘仁轨同意了这个方案。
毕竟,作为李承宗的弟子,刘仁轨最在乎的其实就是师父对自己的态度。
“好!这事就交给你去负责了,要尽快的去落实!”
果然,刘仁轨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同意了。
……
上海码头附近的一处酒肆之中,崔文飞和郑海东正把酒言欢。
“崔兄,这上海县的情况,可是一天一变样,据说现在已经有超过十万人常驻在这里了呢。
要是算上那些外地商家带来的人,估计这里还得多几万人。”
郑海东也是上海县刚刚成立的时候就过来了的老人。
当初荥阳郑氏安排他来上海县的时候,他还不是很乐意,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不满。
但是伴随着上海县的发展,特别是荥阳郑氏的盐业在这里焕发了第二春,郑海东的心情立马就变了。
甚至他在荥阳郑氏内部的地位也跟之前完全不同了。
以前荥阳郑氏虽然也算是大唐主要的盐商之一,但是在青海城那边过来的咸鱼的冲击之下,可谓是摇摇欲坠。
但是现在跟着人家在上海县开设了海水晒盐作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方面,这样的盐巴的成本比较低。
另外一方面,上海县这里因为捕鱼业的发展,对于盐巴的需求很是旺盛。
单单各种各样的咸鱼腌制,就可以消耗掉大量的盐巴。
这对于晒盐作坊来说,自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如今整个上海县的捕鱼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规模。
“十万人应该还是老黄历了,你看看那江南造船厂,单单一家造船作坊就已经有了三千多名匠人。
还有其他几个大的作坊,全部人数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两三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