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点了点头,基本上认可了苏定方的说法。
“第三,就是要在草原上推广教化。不管是我们自己移民过去的百姓,还是其他的奴隶,都要让他们心向大唐。
番邦蛮夷之人,如果完全认可我大唐的文化的话,那么也不是没有教化的空间。
最后,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那就是要多修路。
只要草原大地跟我中原精密的联系在一起,就不容易出事。”
苏定方把自己想到的几点都说了出来。
“修路是个好主意,但是太费钱了,特别是水泥道路。
草原那么大,要全部都修通各个移民点的道路,需要的资金可就多了去了。”
李靖显然有点不相信修路这个措施可以落实下去。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将来渭水书院那边的火车能够研究成果的话,那么只需要有几条主要的铁路通往草原,应该也可以解决修路的问题。
毕竟修路的目的,本质上就是要让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能够在短时间内投放到大草原,确保大草原的稳定。”
苏定方跟一般的军人不一样。
除了在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里头学习之外,很多时候他会去到渭水书院去旁听一些课程。
对于这些大唐勋贵高官来说,渭水书院那边,只要他们愿意去,都是随时可以过去上课、听课的。
“你是说蒸汽机研究所里头正在研究的东西?前几个月不是都出事了吗?
那么大一坨的铁疙瘩,效果还没有水车来的大。
基于这种情况下修建的铁路,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没有太大的意义吧?”
很显然,李靖也是听说过蒸汽机研究所那里的事情的。
并且他不是很看好火车的前途。
实在是按照《大唐报》上吹嘘的内容,一辆火车运输的货物就要顶的上几百辆四轮马车运输的货物。
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