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等一众文武大臣的卖相实在太过完美,他们个个皆有名臣之相,如此一来,倒是将高居主位的刘辩给衬托得好似一位君临万邦的有道明君一般。
刘虞仅是轻轻一瞥,便确定了眼前之人正是如假包换的弘农王刘辩,于是连忙转身从鲜于辅的手中接过幽州关防大印,并户籍账册等物,旋即双膝跪地,将装有关防大印等物的托盘高高举过头顶,道:“臣刘虞,拜见皇帝陛下,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刘虞近乎于谄媚的话语,鲜于辅不禁感到一阵恶寒,望向刘虞的目光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心道:“这还是从前那位心高气傲的刘幽州吗?”
其实刘虞拜的不只是刘辩本人,他拜的更是大汉江山,在亲眼看到宇文成都一行人之后,他的心中忽然有种感觉,眼前的刘辩绝对拥有着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他便是拯救大汉之人。
身为汉室宗亲的刘虞,对汉室有着极深的感情,哪怕是从私心的角度出发,他也不希望看到大汉败亡的那一天,只要大汉还在一日,他便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届时,自己与家人便可以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的特权。
“叔祖快快请起。”
刘辩抬手虚扶,见刘虞仍旧跪在那里不肯起身,于是连忙踱步走下台阶,亲自上前将刘虞给搀了起来。
刘虞是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刘强的五世孙,也就是光武帝的六世孙;而刘辩则是光武帝八世孙。这么算下来,刘虞应该是刘辩的祖父辈,因此刘辩亲切的称呼其一声叔祖倒也一点毛病都没有。
刘辩俯身帮刘虞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将姿态做得很足,旋即挽着刘虞的手臂,笑道:“叔祖仁德布于四海,辩恨不能早已与叔祖相见,今日一见,辩不胜欣喜,定要与叔祖同席痛饮。”
刘辩说罢,当即便拉着刘虞向主位走去。
刘虞见状,连忙从刘辩的手中挣脱出来,诚惶诚恐的躬身行礼,道:“臣下岂可与主上同席共饮?”
“今日我等只叙宗亲之情,不论君臣之礼。”
刘辩说罢,根本不给刘虞开口回绝的机会,再次挽起他的手臂,将他强行拉上主位。
期间,刘辩刻意向郑和使了一个眼色。
郑和见状,连忙在帅案的一侧布置了一张锦垫。
刘辩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旋即笑呵呵的将刘虞给按在了锦垫上。
面对刘辩这番礼贤下士的举动,刘虞却如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在刘辩的身上看到了极为强势的一面,却并没有从刘辩的身上感受到一丝一毫的尊重。
郑和躬身从刘虞的手中接过幽州关防大印与户籍账册,旋即默默地退到一旁的角落里,做起了小透明。
刘辩微笑着向刘虞点了点头,旋即大手一挥,置酒为刘虞接风洗尘。
席间众人纷纷上前向刘虞敬酒,以表自己的崇敬之情。
席间,无论鲜于辅等人如何用言语来试探刘辩,他都借口以喝酒不谈公事为由给搪塞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