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步幅推理

作者:安凌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舆论,一直都是警方无法控制的压力。

现在的社会,很多人缺少冷静的头脑,更是缺少了自主判断的能力。他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而一些无良媒体就抓住了这一点,进行炒作吸引眼球。

这种情况下,不仅仅造成了社会恐慌,而是严重影响了警察在社会大众心中的公信力。

对于刑事案件来说,更是可能出现犯罪嫌疑人掌握警方的案件进展,进而出现藏匿、逃窜、再次作案的可能。

果不其然,卢珂立刻就收到了局里二十四小时之内限期破案的命令。

景安市公安局刑警队办公室里,一场案情分析会正在紧急召开。

屋子里没有开灯,窗帘也都紧闭,现在虽然是正午,但整个办公室里却像黑夜一般。

只有棚顶吊着的投影仪射出一道光柱,打在墙壁的白幕上。

白幕上面正在一张一张自动播放着从这起杀人碎尸案开始至今,所有的现场照片、案件信息、检验报告、乃至技术队和法医科在现场和解剖室拍摄的尸块特写。

室内一片安静,只有凌子真一边播放照片,一边向参加案情分析会的所有警员梳理着目前掌握的所有线索。

帮大家梳理和回忆整个案情之后,凌子真轻轻点动鼠标,白幕上出现了一组本次在废弃建筑工地抛尸现场采集的脚印。

他缓缓开口,认真地说着:“这是一组刚刚在抛尸现场采集到的脚印,因为这次的抛尸数量非常巨大,而且是在白天抛尸,凶手的整个抛尸过程都是非常焦急且匆忙的。根据光学足迹检验分析发现,这几组足迹的前后深浅不一,单向脚印都是呈前浅后深的状态,这说明凶手在走路时,整个身体的重心都是集中在脚跟位置的,非常符合手提重物的足迹特征。”

卢珂点点头,补充了一句:“这次的抛尸现场出现了凶手的脚印,是案件到目前为止最为重大的线索。”

“没错,通过这个脚印可以直接推断出凶手的体貌特征。这是一组四十二码的脚印,步伐间距不足60公分,经过足迹检验和步幅推理,凶手的身高应该在一米七左右。”

莫雨菲听完凌子真的话,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经常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只要是人做的,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指纹可以通过手套隐藏,但足迹即便带着鞋套也会留下痕迹。在现代刑侦技术上,任何一个蛛丝马迹,都可以成为破案的关键。

莫雨菲在警校读书的时候,就专门学习过足迹痕迹和步幅推理。

人在走路时鞋底一定会有磨损,鞋底微粒结构发生形变、破裂、剥落等损耗,形成一种缺陷特征,这种特征的形状和特点能通过穿用的鞋底反映出来,不受鞋底材质影响。

而受人体脚型结构、脚掌面着力情况、人行走习惯动作、运动方式等因素决定支配。因此,磨损特征会出现在某个人穿用的所有鞋子上,虽然清晰度不同,但也具有重复性。

从解剖学观点来看,正常人的人体器官各部分具有一定比例,我国古代就有“立七坐五盘三”之说,即头长为一个单位,身高为七个单位,脚长与头长基本一致。所以通过足迹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大致身高,与之同理的还有小臂长等于脚长,臂展等于身高。

所以通过足迹的宽度,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体型。体胖的人,脚弓较低、脚掌宽大丰满;体瘦的人,脚弓较高,脚型较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