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气死人不偿命,但从法律上来讲,是否负有刑事责任还是要根据当事人的主观过错而定。
如果对方在明知死者有心脏病的情况下,故意激怒致人死亡,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不施救的,是故意犯罪。
同样的,根据情况程度还会有过失犯罪、民事责任等等。
刘大姐仔细思索着,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瞪大眼睛,很是激动地说着:“仇人我不敢肯定,但有一个人和孙先生吵过架!”
卢珂感到有些惊喜,赶紧问她:“谁?”
刘大姐深深吸了一口气,认真地说道:“有一个男的,大高个,长得挺白净的,戴个眼镜,小平头,好像是孙先生的朋友。”
刘大姐极力地向卢珂描述着那人的长相,虽然描述的内容比较多,但作为案件调查来说,都太过于普通,没有什么特征。
刘大姐毕竟只是一个清洁工,没有接受过刑侦训练,能描绘出这些已经可以了。
卢珂边听边点头,找准机会,适时地打断了她的描述:“刘大姐,你知道那人叫什么名字吗?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刘大姐的目光瞟向天花板,仔细回忆了一会,沉声说着:“孙先生好像叫他仁哥。”
“他姓仁吗?还是名字里带有仁字?”卢珂追问着。
刘大姐摇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
卢珂看着他,又问道:“你遇到过他们两个人吵架?!”
刘大姐听完,一个劲地点头,每一次点头都非常用力,像是用这种下意识动作极力地证明着自己描述的真实性:“遇到过!遇到过!我遇到过好多次呢!”
卢珂把刘大姐请到了客厅的沙发角落,坐在一块没有物证痕迹的位置上:“刘大姐,你把你知道的,详细和我说说吧。”
刘大姐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是想起了孙先生的病故,眼中再次泛起了泪光。
“那个叫仁哥的人,好像是孙先生的生意伙伴,我之前上门给孙先生做扫除的时候,见过他好几次。之前见到的时候,他们都勾肩搭背,谈笑风生,彼此之间好像非常亲近。
孙先生这个人文质彬彬的,对谁都有礼貌,但似乎没有什么朋友,除了这个仁哥,我没有再见过其他人。
但是今年,特别是最近这几次我上门扫除的时候,总是能看见他和孙先生吵架,一边都是仁哥在发火,孙先生就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见我上门扫除,他们也不避讳,继续在客厅吵架,就像是看不见我一样。
他们每次吵架的内容基本都差不多,好像是在讨论生意上的事情,什么价格高低,未来怎么发展的事情,我听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