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张昭的天路(二合一,今天一更)

作者:纸老虎灬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自此以后,行商宁愿绕道回鹘控制的草原,也不走河西。

而觉察到河西行商少了之后,吐蕃人做的却不是尽快展现自己愿意维护商道的意向,反倒是下面的贵族东岱恐以后没有行商,得到不财货,干脆纵容手下士兵劫掠,希望最后捞一把。”

“这真是找死啊!吾当以此为戒!”李圣天听到吐蕃人的反智操作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是啊!自此以后丝路断绝,哪怕吐蕃已经拿下了河西和大半个陇右,但产出根本无法维持数十万甲士的军队规模。

大量甲士衣食无着,中下层军官也生活困苦,彼此为了争夺更多的生存资源,展开了惨烈的内部残杀。”

说到这,张昭笑了一笑,“当年太保公振臂一呼,番汉响应的最大原因之一,其实也在于丝路断绝。

河西本就不是富裕之乡,丝路一绝,上下财源枯竭,坐困愁城。

所以当年太保公举义,不但汉儿响应,粟特、龙家、达旦、回鹘,甚至吐蕃人自己也都望风而从。

实在是河西之地已经快要成死地了,打通甘凉,回归故国的目标之后,其实还要加上重开丝路这一条!”

张昭笑着说道,李圣天却如同恍然大悟一般,他目光灼灼的看向了张昭,显然已经不是把张昭再看做一员勇将,而是当成一个士了!

“二郎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昔年祖父曾说,我们尉迟家之所以下定决心赶走吐蕃人,实是因为于阗生机已绝,我原以为祖父是说吐蕃人压迫过甚,原来是因为丝路断绝啊!”

说到这,李圣天仿佛摸到了一点张昭的思路,但就是还差一点没想透,这个喀喇汗的王后,跟张昭的讲的这些到底有什么关系?

“甥男请问舅父,于阗这些年从丝路收到的商税,是逐年上升还是在不断下降?”

李圣天脸色一暗,“哪来的上升?去年收到的商税,已经只有五年前的七成了!”

“那舅父肯定是以为商税下降,是因为丝路的行商被高昌回鹘吸引,大量走了北路,所以才会造成南路的行商数量下降?”

“难道不是吗?”李圣天疑惑的问道,他就是这么以为的,所以才会跟曹议金商量,准备两家联合将行商尽量吸往南路。

张昭带着使团走到楼兰古城被高昌狄罗达干仆固承劫掠,实际上就是高昌乌母主可汗对两家的警告。

“不是!”张昭肯定的摇了摇头,“甥男从武达儿那里拿到了这些年从敦煌过境的行商统计和沙州商税记录,去年对比五年前,沙州商税下降了足足三成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难道是甘州回鹘有变?还是河西嗢末又在闹事?”

李圣天顿时方寸大乱,不管是走北路高昌回鹘还是走南路于阗,行商都是从沙州敦煌而来。

而敦煌的行商数量和商税下降,这就表明于阗商税的减少,不是因为都走了高昌回鹘的北路,而是从东面来的行商,在急剧减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