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大惕隐马失前蹄

作者:纸老虎灬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双手一拱说道:“惕隐,请拨三千骑兵,某愿意率麾下儿郎出战。

那高行周敢让其子突入我民夫之中,实属利令智昏,只要能迅速切割他与晋军联系,定能擒之,或可逼降高行周。”

惕隐是辽国官职,相当于中原皇室的宗正。

不过由于辽国还有相当浓厚的家族制影子,所以惕隐的权力是很大的,比中原王朝的宗正要大得多。

历史上耶律屋质历经辽国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五朝。

在素来狗屁倒灶事情一大堆的辽国皇室中,威望很高,本人也能文能武,是一代名臣勇将。

不过说到对后晋朝廷和中原权力架构的认识,赵延寿就要超出耶律屋质太多了。

高家世代武勋,这种家族,一般都会挑选一二非常有资质的嫡系重点培养,作为下一代的领军人,以保证家族权势和富贵的延续。

可以这么说,在此时高行周的心里,他儿子高怀德远比戚城重要。

若是能逮住高怀德,就算不能劝降高行周,也能让高行周投鼠忌器。

耶律屋质听赵延寿这么说,他立马高处一看,立刻就看出了问题。

原来高怀德打太顺,这种驱赶敌军数千人如羊群一般的威风,很容易让人上头。

虽然这些是民夫不是军人,但那也让人上头啊。

在这威风凛凛的背后,是高怀德已经与出城接应的高行周拉开了距离,只要能以大军快速前压,切断高怀德的退路,那就就留下此子了。

“老夫将铁林军一千骑和铁鹘军两千游骑全给你,请燕王率麾下勇士出战,一定要留住那个高怀德。”

耶律屋质很快就下达了命令,不过对于此时的契丹军队来说,军队的调动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因为戚城之战在这之前,已经打成了拉锯战,耶律屋质不可能把六万大军,都拉到距离戚城几百米的地方,还让他们随时披甲。

那样的话,不等晋军来打,契丹军自己就要把自己累个半死。

再说军中的厮杀汉可没几个好脾气,这种搞法会被下面兵将认为你为难他们,是在瞎搞。

等到要战斗的时候,他们心怀怨气,就可能不会出力了。

这就是带兵打仗的难处和要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