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科技发展与凉州三院

作者:纸老虎灬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单单是这一连串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已经让全凉州乃至凉国的人,目接不暇了。

就在凉国国子监中,天工院的学子人数,是治经典的琼明院的五倍还多。

经过了五年的打磨和指引,张昭终于在一定程度上上,实现了治经典和研天工两种人才的自由转换。

比如在国子监中,有大量看不进去经典的学子,转而到天工院学习他们眼中的‘偏门’。

也有天工院的大佬,因为研发上的迷茫,重新回到琼明院中,继续从先贤的经典中寻找心灵上指引,以及进行哲学思辨。

在他们身上,张昭忽然想起了一句后世的名言,那就是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没有哲学在人头脑中的思辨,没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单靠他这种穿越者,是没法改变整个大环境的,必须要借助于思想上的变革。

但,到了这个程度,张昭能提供的帮助和指引就比较有限了。

因为他穿越前,是个玩全甲格斗的,对于哲学和文学这方面,真没什么天赋。

胡思乱想间,张昭走到了齐民院的门口,这是最让张昭欣喜的地方。

张烈成完全在他计划外,意外的从关中给他带回来了历史上编纂农书四时纂要的农学家韩鄂。

在张昭任命韩鄂为国子监司业兼齐民院山长后,原本受学子们看不起的农学,也终于开始慢慢发展了。

虽然齐民院在国子监中的地位是最低的,与琼明院更有天差地别的距离。

但能把这门学科,堂而皇之的弄到国子监中,就已经算是极大的成功。

不过,当张昭召见了刘纳、韩鄂等人,又在齐民院的饭堂中吃了一顿便饭,再参加了一次琼明院学子的辫经之后,他有些不满意了。

“这琼明院辫经,竟然没有大打出手,这算个什么辫经啊?别说动刀剑,拳脚相向的都没有!”

张天王摸着下巴,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一旁的刘纳听得满头冷汗,虽然他也觉得凉州琼明院的水准并不高,学术氛围稍显沉闷,没有多少惊艳才绝之辈。

但天王这也太激进了吧,哪有辫经用刀剑来辩的?

嗯,虽然张昭说的话有些粗糙,但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学术,特别是哲学上的大辩论,都没有多少火药味,只能证明一件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