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整个西州的崔涛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崔涛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说道:
“诸位都是滞留在张掖的商人,我知道不少人因为之前张掖之战毁家纾难,刺史府记得诸位的贡献。”
胡巴依闻言一喜,刺史府还记得自己的贡献?
崔涛继续说道:“大家都是常走商路的商人了,如今陇右太平了,商旅贸易马上就会恢复,我们想要成立一家商会,请大家入股。”
商会?
众多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刺史府要成立商会,这还是商人们头一次听说。
西域一些小国,皇室会直接投资商会,这倒是正常的事情。
可是没听说过大唐官府要投资商会的。
崔涛咳嗽一声说道:“不是张掖刺史府要成立商会,是建宁王府也要投资商会。”
这句话说完,众人都明白了。
大唐的王爷投资商会,那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要知道大唐高官中投资商人的也不在少数。
既然是建宁王府投资,那一切的说的通了。
商人们也明显放松下来。
崔涛心中叹了一口气,千百年重农抑商的观念,让官府投资商业都要套上建宁王的皮。
就如同后世大明的制造局和市舶司,都要挂上宫里的产业一样。
虽然重农抑商确实保障了粮食生产,打压商人也是保护了封建地主的权力。
但也是因为这样,让后世没有抓住地理大发现的发展机会,故步自封走向了衰落。
收回这些杂乱的心思,崔涛说道:
“按照出资的比例,共同成立一家王府的商队,每个季度按照出资比例分红。”
出股分红的事情,唐代早就已经有了,商人们并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