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小小的厂子,一周的产值比自己原先工作的巨大工厂一年的产值还要高,那都有些接受不了。
甚至,那么大数额的钱,许多人都很难对它们产生一个感性的概念。
他们只知道每天新诚电子厂收入的现金,都已经到了需要用小货车拉的地步了。
他们也八卦和推测郝莽厂长打算拿这些钱做什么,这些钱光是吃吃喝喝,想要花完很有难度。
哪怕是每一天都山珍野味的胡吃海塞,塞到撑死,也消耗不掉其中的哪怕万分之一。
他们觉得郝莽厂长会将这其中的一部分收入用来做研发。
如果他不是这样想的,他也不会找到自己这些人来到这里。
可是,如此一来,他们又有了一个疑惑。
那就是自己这些人的研究工作,配得上这些经费么?
事实上,配得上配不上这件事情上,他们是专业的。
因为每年写经费申请,无论是什么格式,无论再怎么花团锦簇,其核心都是证明“我的研究配得上我申请的经费,我的研究很重要,给我打钱。”
当然了,如今还在春天的余波中。
哪怕是写得再合理,经费下不来还是下不来。
若是最近这几年,但凡有一年能够到把经费搞到手的话,他们也不会绝望到隔着千山万水,只凭着一封信,一点路费,就踏上了前往异乡的旅途。
他们来时的信念也很简单,“这边真的给钱啊。”
相比于已经让他们绝望,非必要不发钱的单位来说,他们觉得这里不需要他们,总有地方需要他们。
他们到了新诚电子厂后,才发现这里的待遇真得很好。
那一笔和信件一起的汇款不是结束,仅仅只是开始。
不过,这里虽然有钱,但是需要克服地困难也不少。
倒不是缺衣少穿,吃不好睡不暖这种生活上的困难,而是这里极度匮乏科学研究所必须的设备。
虽说有一套可以迈入目前世界最先进梯队的芯片生产设备,但是让他们就这样两手空空进行研究,多少也有些为难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