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道:“好,我准时到场。”
房敏道:“那我可就恭候李省长的大驾了。”
李毅道:“你一次开了几个店子?”
房敏道:“两个。你上次带我去的那个老街,还有商业街口那家。我还看中一个好地方,就是那里的铺面少,而且没有人转让的。”
李毅道:“什么地方?”
房敏道:“就是文化街,那里有文化厅,还有省书画院,又有省政协,喜欢书画的老同志多,那里真是个卖文房四宝的宝地。”
李毅道:“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个好地方,那边没有门面吗?”
房敏道:“暂时没有,我隔两天都要去那边溜溜,看有没有好铺面转让。”
李毅道:“你一个人,要开这么多的店,你忙得过来吗?”
房敏道:“反正都是请人做,我只是负责管理工作。进货有自己的渠道,销售人员,也可以从京城总店调过来。接下来,就只要等着收钱就行了。”
李毅道:“你们这生意真好,又优雅,又好玩。”
房敏笑道:“世界上有什么生意,能比得上你们当官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呢。”
李毅道:“你可是在窜改前人诗句了,明明是唯有读书高。”
房敏道:“读书的目的,也是为了出将入相。达而相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可见,在每个读书人心里,都是想飞黄腾达的吧?”
李毅道:“你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但我却不苟同你的偏激看法。”
房敏道:“我的看法怎么偏激了?试看二十四史,古今文章,哪个不是为名臣将相立传著说?一部资治通鉴,尽是帝王之学,有几个文化艺人得传的?”
李毅道:“读书人入仕,不只是为了自己的飞黄腾达。真正留名青史的,大都是为国为民的清官和好官。”
房敏道:“为国为民?或许吧!”
她忽然冷笑一声,说道:“李省长,我记得清楚,当初你带我去旧城旅游街时,曾说那里将来的展无可限量,还说新市长上任之后,肯定会把那里的环境和周边建设搞好,可是现在呢?新任的市长来了,但新的政策却没有来?”
李毅为之语结,竟不能答。
房敏道:“李省长,我今天来找你,不仅是为了请您参加后天的开业仪式,我还想来问问您,旧城区的建设,什么时候继续?什么时候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