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江南道这块宝地被国家列为经济特区以后,只用了几十几年,便成为了全亚洲最大的货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重要的海运港口。
若将江南道经营成一处海外通商口岸,必定能让天下的财富源源不断往大唐涌来。
不管是国家建设还是打仗,这都需要钱的支撑。
李二陛下略感欣慰的点点头,他还真以为杨帆是为了对付一个弹丸之国而如此大费周章,那就又让人有些失望了!
若真想灭掉扶桑国,李二陛下只要随便派一名将军带上几万府兵,就能横扫那个弹丸之地。
说实话,李二陛下之所以给杨帆这么多便利条件,除了想挣钱以外,更多的是为日后东征做准备。
江南一带民丰物足,可惜交通不便,若杨帆打开了航道,以后便能用航运支撑东征的粮草。
可一想到杨帆要建立的港口和船队,李二陛下又皱起眉头:“听说你为了制造海船以及建设港口,耗费了1000多万贯,可否有此事,真有必要去建那么大的港口和商队?”
工程大了,花钱自然就多。
虽然那些钱都是杨帆自己掏腰包,但李二还是有些觉得可惜。
若是这些钱用在东征高句丽所需要耗费的钱粮上,那该多好呀!
虽然李二陛下已经从骏扬坊见识到了商业繁荣所带来的好处。
但是江南距离长安太远,那可是江南士族盘踞的地盘。
就算商业兴盛起来,得到最大好处的必然是江南士族。
杨帆虽然口上说是为了增加朝廷和百姓的收入。
可获益最大的却是一向与朝廷貌似神离的江南士族。
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李二陛下才不愿意干,也不想让杨帆去做。
毕竟李二陛下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削弱世家的力量。
杨帆当然明白李二陛下的顾忌所在,但他还是坚持说道:“陛下,要建当然就建一个最好的,而且,我想要兴建的不是一般的船队和港口,而是直接受到朝廷管辖的海运司。”
“这个港口建成以后,我们可以将所有前来大唐经商的海商集中在此,朝廷统一印发文书,告知这个口岸是朝廷唯一合法的通商口岸,其余在任何地方都视为走私贩。”
“而港口的所有营收,除去日常运营之外,悉数上缴朝廷,如此一来,江南士族想坐享其成,根本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