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朝他拱了拱手:“关将军有何指教?”
关羽道:“我大哥自微末起兵,为的就是能够光宗耀祖,重振他先祖中山王之名!”
“如今,我大哥在晋阳的所作所为,为大汉宗室所认可,纳入族谱,加封为王,此为大哥与我等之幸事也!”
“你谈及贾诩之信,此人才能如何,尚待商榷,以其区区文人之身,尚不得董贼重用,封王一事,兹事体大,岂是他能掌控的!”
“况且,如今我大哥王命在身,已是有振兴汉室之名,何人敢欺,哪个不服?公达先生未免有些杞人忧天,涨他人之气焰矣!”
黄忠也站出来附议道:“如今兵甲已足,主公上下一心,王师北伐,正是建功立业之事,我等武将正欲请战,等待几位先生谋划,先生缘何因一人之书信而畏首畏尾,任他天大本事,莫非集先生几人之智,还惧他一人?”
关羽狂傲,遍观刘备集团,也就刘备的领导魅力,三弟张飞的武力,以及一个全能的秦耀能让他折服。
面对荀攸的忧心忡忡不同,关羽除了替自己大哥由衷地感到高兴之外,更是无惧一切!
我手中青龙偃月刀,正是饥渴难耐之时!
黄忠有建功立业之心,当然,但凡武将,哪个不是如此,老于世故的黄忠显然更会说话,除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外,还用话语激了荀攸在内的谋臣一手!
荀攸一时哑口无言。
武将好战,对于此刻附和关黄二人话语的众武将,荀攸并不意外。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此刻任凭荀攸智谋百出,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难不成要让自己回答,自己几人害怕那远在长安的贾诩?
内心一紧,荀攸心中忽然明悟。
那位叫做贾诩在信件中所言的四面楚歌之计,此时已然是开始了!
这封刘备为王的第一步,还未展示其威力,已经让刘备帐下文武产生了分歧!
同为谋臣,荀攸自然明白此刻刘备封王,弊大于利,肯定是要极力劝阻的。
但武将们不会考虑那么多,作为纯粹的武将,最要考虑的,就是替主公战阵厮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阳谋与阴谋皆具,不愧为被汉明都重视的大才!
不由的,荀攸回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