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智能医疗舱尽快普及到全国这几万座医院,届时那么多智能医疗舱同时救治患者为其做手术,想赚取到百万点的影响力将会非常简单容易。
现在全国大多数医院在上面的指示下,基本都采购了智能医疗舱。
只是数量因为各医院规模不同而不同。
也就是眼下未来科技没办法一下子生产出几十万台智能医疗舱。
否则影响力早就凑够解锁新展品了。
正因如此徐磊才要追加生产线的搭建,希望产能能够实现翻倍上涨。
这样中间的进度能快不少。
要知道现在外界呼吁开放智能医疗舱私人购买渠道的声音也丝毫不小,很多家庭条件相对殷实的用户都想在家里安置上一台。
起码在身体遭遇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使用智能医疗舱急救。
这相当于有了保命的手段。
安全感可谓十足。
但对于这项提议最终徐磊并没有通过。
毕竟私人使用的智能医疗舱售出的数量再多,被治疗的患者数量也不会明显增长。
除了能给公司赚钱徐磊想不到其他任何好处。
关键。
公司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所以按照徐磊的打算,还是先等满足国内医院的需求凑够影响力后,在开放私人购买渠道。
反正等新生产线搭建完成后,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长。
当然。
智能医疗舱虽暂时不会面向家庭销售,但父母那里徐磊却运送了两台过去。
如此父母的身体如果真的突然出现不适,也能及时依靠智能医疗舱转危为安,这样他们俩待在老家自己也能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