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强盛帝国

作者:黑火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如此,这势力自然也就算是成了。

再之后扬州、开封、成都、杭州、襄阳、泉州义字门经过数月的商讨,一应的繁复的财物算计终于算是告一段落,大差不差的,也终于完成了财物上的各自交叉持股,又各自上市发售股票。

刘大炮的股份经过这么一搞,再一次的缩水了,其个人持有股份也终于降到了10%以下,大约8%左右。

当然,与此同时他们也成功的募集到了大量的资金,整个大周的货币再一次的紧缩短缺,铜价、银价也是一天比一天高了。

刘大炮又不得不与铸币局合作,以企业的名义发放债券,又将债券与几个大城市的房地产项目进行绑定。

反正稀里糊涂的,这东西就正在一点一点的充当了纸币。

再之后又过了几个月,官家的身体突然恶化吐血,遂决定在帝国设置一个丞相,以在不久的将来,辅佐他尚未成年的小太子治理国政。

至于这位丞相的人选,官家从善如流,开始广泛询问群臣的意见,当然,这其中最重的无疑就是刘大炮。

刘大炮则将这一权利再次下放,与官家商议了几个候选人之后,便索性为这事儿召开了一次全体股东大会,美其名曰这事儿根据股票来决定,就和选董事长一样。

再然后,孙盛忠并不怎么意外的就高票当选了。

而刘大炮则干脆拿着这无数的纸币又跑到杭州造船去了。

再几个月后,官家撒手人寰,新君即位,天下大权,已经尽握于孙盛忠之手。

然而孙盛忠却毕竟又只是从开封府尹的这个位置上上去的,又不是皇亲国戚,其资历和党羽其实也并不怎么丰盛,是纯粹靠着公司在背后撑着他他才上去的,就算是想要强势,也实在是强势不起来。

说是傀儡吧,不合适,他肯定是有实权的。

然而说他是权臣吧,更不合适,至少他的决策如果和公司有冲突,那肯定还是公司说了算的。

然而公司又是刘大炮说了算,所以稀里糊涂的,刘大炮还有了隐相的称呼。

至此,其实君主立宪已经完成了大半,小皇帝将来长大之后就算是想把权力收回来,其实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再之后三年,刘大炮在杭州造船成功,与大食人合伙又成立了海贸公司,从其手中学到了最重要的牵星术技术和其多年航海总结经验绘制的海图。

再之后一年,距离大周不远的倭国发现了大量的银矿,一时间大周境内掀起了一股极为热闹的淘银之热,民众们,股东们,职工们,纷纷出海涌向倭国。

最后一不小心,就把倭国给整成殖民地了。

海路的开辟又大大的刺激了海洋贸易,海洋贸易反哺国内的工业,让大周的综合实力节节攀升,同时又通过贸易大肆的流入了辽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