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他们都是联姻和结拜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名义上牙兵应该是节度使的亲兵,但节度使想无故去弄死几个牙兵,你试试?”
“你可能不知道,这天底下最清廉的官,其实就是中晚唐时期的节度使了,朝廷的赏赐那是全都得分给下边牙兵的,敢截留,敢贪污,说弄死你就弄死你。”
“牙兵的利益在于逼迫节度使或造反,或敛财,然后把抢来的财富再从节度使的手里抢过来,这些从节度使手里抢来的钱财,再分给那些普通的非牙兵的普通将士,这就是牙兵的生存之道。”
“所以,朝廷想收归节度使的军权,怎么可能啊!先帝在的时候他威压一代,谁也不敢作乱,甚至从节度使手里抢走了财权,但是现在先帝死了。”
“想用文官来制约武将手里的权力?想从牙兵的手里抢钱?那,这些牙兵就必然是要鼓动节度使拥兵自立,甚至是打出旗号清君侧,或是干脆让他黄袍加身了。”
“反正就算是打仗打输了,死的也是节度使的全家,和他们牙兵有什么相干,田承嗣可以拿安史四贼的家眷去讨好唐廷,他们自然也可以用自己主官的家小去讨好周廷。”
“事实上,当年唐廷的神策军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号的牙兵,而同理,现在的开封禁军,也是一样的。当今官家莫说是想要收复天下节度使的军权,他若是稍微行差踏错半步,恐怕那禁军说不好又要搞黄袍加身了。”
“原来如此,这么说,所谓的牙兵阶级,其实就是不断通过联姻和结拜来维系的,一个军队内部自成体系的,拥有独立思想的军人阶级。明白了,全明白了。某种程度上,他们反而才是代表了真正的底层百姓的阶级。”
“要想重文轻武结束动乱,并不在于压制武将,而是要压制这些牙兵,要打破他们之间的姻亲和结拜关系。”
这么一想,宋朝许多看上去特别缺心眼的制度建设就变得特别合理了。
怪不得赵匡胤坚持让禁军与厢军来回换防。
他以前一直觉得这一做法特缺心眼,害怕将领和士兵混熟,你直接让将领在各区换防不就得了么,哪有将领不动,部队年年动的道理,又折腾人,又浪费钱。
现在看来,这一手简直是打碎牙兵阶级联姻和结拜的神技。
驻地年年更换,永远都是外地人,自然也就没法再去联姻和结拜了。
说真的,他以前挺看不上赵匡胤重文轻武那套的,现在看来,还是对五代史没有充分了解的啊!
就这天下这般的乱法,下克上都快成为主流文化了,能维持一个勉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的存续,简直就已经是奇迹了,还奢求个屁的其他。
充分了解了五代史,刘大炮心中对原本历史上赵匡胤的那场黄袍加身,还真有点相信这并非是出自他的本意了。
这倒不是赵匡胤真的对周朝皇室有多忠诚,实在是在五代当皇帝,特么的风险太大了。
当皇帝哪有当个军头来得爽呢?
作为牙兵利益的代言人,捏咕一个十岁不到的小皇帝,岂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真出了什么天大的事儿,把姓柴的全家都宰了,自己还能置身事外。
自己当了皇帝,这压力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