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有权有钱,就是没安全感

作者:黑火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这也无疑是刘大炮烦恼的最大来源之一。

他真的真的真的只是想金盆洗手啊!只是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啊!

要知道黑心熊以前是几乎都是不碰私盐的,就是因为这一行的风险太高,没有必要。杜孟东和过江龙虽然或多或少的有点私盐方面的生意,但也都称不上主业,更称不上是盐枭了。

一统扬州的地下江湖之后,因为吞并了和字门的原本势力,接收了三名以私盐为主业的盐枭,又因为他与十大盐商的关系都比较好,城内以及城外地区的十大盐枭也都纷纷找来。

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盐政的这个东西,其实绝大多数时候,盐商和盐枭都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盐枭有两种,一种是纯玩命的,自己搞私盐自己去卖,被缉私抓住就抽刀子火并,成员全部都是真正的亡命之徒。

不过这种盐枭说白了赚的都是刀口舔血的钱,和江洋大盗也差不多,在一个基本还算安定的太平盛世肯定是做不大的。

这些人真的就和现代社会中搞毒的人差不多,往往规模小,人员少,下手狠辣且狡诈如狐。

实话实说,这种盐枭跟刘大炮其实没多大的关系。

真正的大盐枭,就和真正的黑帮一样,能不杀人,尽量就不杀人。

比如以前和字门的冷佬,他是通过大规模运输咸鱼、鲜肉、火腿等食物来走私私盐的,你说缉私队和十大盐商不知道他这运输的东西含盐量超标?

怎么可能啊,这上上下下都是被打点好了的。

盐商通过高价从官府的手中买入食盐,又受制于朝廷,不得不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把这批官盐卖给百姓。

起源于后唐的这种盐税征收方式简直就是特么的天才!既保证了朝廷有盐政的收入,又能保证百姓能吃得起盐。

但整个过程中,盐商不能说是赚不到钱,但真就是纯粹的辛苦钱。

要知道能当上大盐商的,背后一定都有通天的背景,以扬州为例,十大盐商在此之前可全都是杨知府的座上宾,其背后的关系甚至能一竿子支到政事堂的几位相公身上,以前,他们连黑心熊都是不大瞧得起的。

为了这官方盐商的身份,每年光是送礼就得送个百八十万贯。

他们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地只赚一个辛苦钱?

通过贿赂盐政衙门的官员,以低价购买官盐只是最基本的手段,为了躲避监管,规避责任,他们自然也需要如冷佬这样的私盐盐枭从中斡旋。

这样以后即便出了什么事儿也能把自己摘出去。

再者,事实上私盐并不永远都是卖得比官盐便宜的,还是以扬州为例,十大盐商完全可以组成同进同出的同盟,在某个月份集体屯盐惜售,让市面上只能买到私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