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凝直接把钱塞王家明手里,笑着说:“不多,你们也辛苦了,这是你们该得的。”
王家明拿着钱,一脸为难看着她。
“王村长,您要是不收下的话,我就该不好意思了。”
一旁的老张也替姜凝说话,“我们姜老板对谁都这样大方客气,她给你的,你就收下吧!咱们又不是只合作这一回,今后还有合作很多回呢。”
在姜凝和老张的轮番劝说下,王家明收下了姜凝的钱。
双方约定一个礼拜后交货,谈妥后,姜凝和老张就打算离开了。
王家明把他们送到车子边,对他们挥手。
上车之前,姜凝又转身看向王家明,“王村长,其实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对您说。”
“姜老板请说。”
“县城就您一家造玻璃瓶子的,其实你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一点。”
王家明疑惑看着她,“咋利用呀?”
“我刚才坐车进村的时候,发现你们村子有不少人在地里干活,证明你们村子人口充足,完全可以把厂子的生意做的更好。
您可以召集村民们在一起商量,每家每户固定出一个人在厂子里工作,工资按月发的同时,年底还要给大家分红,让大家有工作的积极性。
您还可以让人拿着你们厂子的产品到县城的商场,或者需要玻璃瓶子的一些罐头厂之类的地方推销产品,让自己厂子的产品销路更好。
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自己必须得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才行。”
姜凝的一番话,让老张和王家明听的一脸佩服。
老张是跑运输的,这些年也跟着不少做生意的老板跑过,也就对姜凝刚才那一番话心服口服。
而王家明这些年也在思考,如何将厂子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不辜负沈和平当初的期望。
但他毕竟见得少,想法也少,思想格局打不开。
今天听了姜凝一番话,他瞬间打开了另一番格局,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二人一脸赞赏看着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