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沉住气,天天坐船到此,递密报。老吴也每天给她几个铜子儿的报酬。
++
楼细柳在宫里,看到她大白天除了吃吃睡睡,还伏在桌上,苦思冥想地写小密报。
密报上全是赵王密谍某某收买了梅国公府中家奴某某,她一个字没写梅国公本人,但句句都是在说推测可知梅国公要谋反。她写这些当然有来由。曲大嫂的老姨和梅国公家三管事的表侄住一个街坊。
楼细柳瞅了几眼她的小密报,问:“干嘛呢?”
“我在诬陷好人。”
“……”你也知道是诬陷?
“你不懂,这样大的事,一定会报上去的。我写的看似都有证据的。至少要查一查。”
但如果连城完全没有这个消息,就是下面的番子隐瞒了她忠心耿耿的假密报。
++
赵王大军打过黄河的军情急报,八百里加急递到京城。朝野震动。
天幸,梅国公死守黄河口孤城。
赵王大军一直不能攻下。
曹夕晚在锦衣衙门里,找连城喝茶,请秦猛出来吃饭,找几位千户家的子弟旁敲侧击,衙门里完全没有梅国公要谋反的消息。
她想,果然有奸细。而且还是极精明的奸细。
在梅国公守孤城的局面下,赵王府奸细都不趁机利用她的假密报诬陷梅国公。
因为她的假密报,看似有证据,但只要一查就能查清。奸细也许发现这是圈套。
++
对手不容小觑,她也得沉住气。这一日,她懒洋洋依在漆红长窗前,看她的绿月季花儿。她在东宫文华殿的房间里晒太阳。
她又伏在桌上咬笔头,苦思着如何写假密报。